把关爱的种子撒向学生心田

把关爱的种子撒向学生心田

ID:3139303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把关爱的种子撒向学生心田_第1页
把关爱的种子撒向学生心田_第2页
把关爱的种子撒向学生心田_第3页
把关爱的种子撒向学生心田_第4页
资源描述:

《把关爱的种子撒向学生心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关爱的种子撒向学生心田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097-01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是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关爱学生,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新课标提出,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人文关怀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好的教师是在与学生的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那种教师。”那么,从哪些方面关爱学生呢?  一、学会宽容、平等沟通  教师要有容纳百川之心,允许学生有犯错误,吸取教训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而不是一

2、味地指责、训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成长,真正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另外,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成为学生的交往对象,要和蔼可亲,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  二、创设和谐愉快的心境环境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4,在欢乐愉快的心境中,人处于欣喜状态,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生活在尊师爱生、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团结进步的教育集体中,学生有良好的心境环境,会增强学生爱教育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相反,则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利。教师的态度、方法、教育语言等是创设

3、心境环境的要素。有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喜欢态度和蔼可亲的老师。有学生解释:“态度和蔼的老师平易近人,他们给我们上课,我们心里舒坦,老师的每一句话我们都用心听,遇到难题敢说敢问。而面对粗暴的老师,我们精神紧张,甚至产生恐惧感,这样的老师上课,不懂的问题也不敢去问他。”在这样的心境下,学生成绩不良,厌学情绪恶性循环就不足为奇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最平常的说话做起。用和善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娓娓动听的生动讲述,营造友好融洽的环境。挖苦、讽剌、训斥的教育方法应坚决废止。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信任和关爱,将扬起学生的智力、情感、个

4、性顺利发展的风帆,而严厉、冷漠与嫌弃将使学生的智力窒息和畸形。  三、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孩子的进取心,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做的每一件事。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这样才能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成果的现代型师生关系。  四、感受“激励”的魅力4  教师在工作中可以通过语言和行动两方面的激励来教育学生。语言激励指在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来启发和鼓励学生。善意

5、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个体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行动激励就是用老师的动作和鼓掌、点头、微笑、抚摸等表示对学生的认可和欣赏。这些行动不仅让学生感到被喜爱的满足,还可以传递出对学生的喜爱之情。可见,教师的激励给了学生精神上的滋润,使他们产生自信,拥有了积极争取成功的心态。  五、批评是一门艺术  马卡连柯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和风细雨似的批评蕴含着教师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体现了教育的真谛――以人为本,润物无声。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而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犯错误

6、”过程中不利的、消极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的契机,自我修正的时间,表现了人文教化的巨大感染力,对学生的惩罚,要调查清楚,缘由要切实可行,不能做一些伤害学生自尊心和上进心的举动,以免适得其反。俗话说:“清白的良心是温柔的枕头。”对孩子施以人文关怀的管理,学生的不良行为要矫正,学生的无意过错要道明,学生的可喜进步更要及时表扬和肯定。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极容易伤害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教学事故,应禁用!  六、用辩证观点评价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全面创造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评价学

7、生的行为,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教师评价学生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兴趣为原则,进行全面的创造性的评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有一些看似怪异的想法,对此我们不能草率地予以否定。因为学生的这些看似十分荒唐的想法有时却蕴藏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因此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的一些“别出心裁”或“与众不同”4。不要因为学生的语言、行为、思想与教师的教学预设不相符就否定了他们的观点,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辑文思)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