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

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

ID:31393702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_第1页
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_第2页
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_第3页
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_第4页
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提出了运用延伸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为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课外阅读延伸教学策略操作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08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延伸拓展教学的运用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时尚。面对浩如烟海、包罗万象的课外阅读读物,要想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扩大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的目标,运用延伸教学策略来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要高质量地完成新课标的课外阅读总量,就不能仅拘泥于语文课本中的教材文本,更要关注对教学内容的深化、延伸。文本只是阅读的由头和引子,语文教师要更为有效地实施延伸策略,活用语文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内涵,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视野落到实处,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所以,运用延伸教学策略来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要注意做到实施操作的开放性,即三个结合,具体如下:  一、教师推荐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7  著

3、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深层心理是人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是创造的源泉。”在阅读文本之前,学生的“疑惑”、“兴趣”、“期待”心理需要就是不竭的阅读动力源泉。所以,采用教师推荐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延伸策略指导课外阅读,就是指课内的延伸由教师来推荐,课外的延伸由学生来自主选择,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形成课外阅读的内驱力,这样的阅读更易收到实效,更有利于养成学生自主积累的良好习惯。  课内的延伸由教师推荐。在初中语文的教材内容中,选载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教学时教师可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使学生能全面了解作家的文学特

4、色与风格。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第三回的节选,授课时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关注《水浒传》中鲁智深后来的命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阅读原著《水浒传》。教师的推荐,也可大胆整合教材,利用数字化平台,扩展到文本之外,推荐课外阅读内容。如有位教师在教《寓言四则》的寓言单元,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即结合当代著名作家乔叶的《动物世界里有人类的影子》一组文章,辅之以莫言《马语》,放到校园网站,发动家长和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让大家结合文章,提出问题,大家跟帖解答。如此一来,学生的内驱力得到了有效地激发,课外阅读也就变得有趣亲切,阅读成为了“悦读”

5、7。另外,除了推荐阅读作品外,还可结合阅读内容采用更多方式的延伸教学,拓宽语文课堂的厚度和张力。如让学生就某一课文情节展开想象,让他们对课文某一点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想、发表意见,比如语言赏析、人物评析等;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对教材文本进行改编,如缩写、改写、续写等。这些延伸拓展,能更大程度地开辟语文课程资源的天地,让学生更好地去解读教材文本,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所以,以延伸内容的“外”来“养”课堂学习的“内”,这才是实施延伸策略的核心所在。  课外的延伸主要由学生自主选择推荐,可采用学生全体参与和分工合作的做法。这可以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具有开放性。由于教师手头的

6、资料较为固定和局限,加之其欣赏角度、阅读视野的不同,也不能更广泛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且如果以教师的兴趣喜好来替代学生的自由选择也极可能会把课外阅读的积累变成了“营养不全”的课外阅读硬性灌输,从而走入另一个误区。所以,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选择佳作,让他们在阅读品味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力。可以说,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就是他们阅读鉴赏的过程,学生推荐作品的过程又是锻炼表达能力、表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将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成为每个学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舞台。  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有一位教师设置了“我和

7、诗词有约”的课堂展示环节,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推荐展示古诗词作品:如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某小组的学生在整合资料时,融入时代印记,将古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结合起来,推荐展示:  1.踏水而歌――比较歌曲《卷珠帘》的两个版本(霍尊版和刘欢版),结合歌词,说说你更喜欢哪个版本,谈谈你的看法。  2.溯源而上――品读温庭筠的两首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与《望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探讨《卷珠帘》歌词和它们之间的联系。7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智慧和创意,将现代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结合起来,交相辉映,探寻中国文化之根。通过自主选择推

8、荐,学生不仅品味到了古诗词的美,更感受到古诗词对中国文化、生活的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