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

ID:31395679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对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7―0060―01  随着英语教改的深入开展,在英语作业布置方面,笔者深感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深思。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布置作业时,一是作业量大,二是花样多,三是难易掌握很不够。“作业负担过重”是排在首位的突出问题,以致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睡眠和身体发育。  笔者认为,教师布置英语作业要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教师布置的任何形式的作业要以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和中心,脱离了这个中心,一切就成

2、了无根之树,无源之水。两个基本点则是:一是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和形式;二是学生做作业的方式、态度和兴趣。有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一意孤行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学生整天埋头于作业当中,赶速度,完作业,身心疲惫,不但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怎么样,而且基本技能也没能训练,还降低了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英语作业布置基本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布置英语作业要讲“方法”  “对症下药”总比“滥施药方”4有用得多。每一次英语练习作业就好比一张方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且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也要成为练习设计的导航。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分清知识点间

3、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布置英语作业要有“趣味”  练习有“趣味”指的是练习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要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刻苦学习的知识得到了实践,真正回归生活的练习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同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反之,没有趣味的学习又有哪个学生愿意学习。因此,丰富多彩有“趣味”的练习,学生往往趋之若鹜,而练习的效果也“事半功倍”。  三、布置英语作业有“层次”  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

4、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做到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训练,有所提高。  四、布置英语作业要有“时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遗忘。遗忘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常常因遗忘而出现思想干扰或障碍。因此,练习要把握“时机”。教师应抢在知识遗忘前,组织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五、布置英语作业要有“质量”4  英语作业不要布置得太多,要精确把握本节课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量力而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训练,有所提高。常言道,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好、能力高

5、。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  六、布置英语作业要适量  近来,教师布置多少作业,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家长见孩子作业少,会担心教师是不是不负责任,孩子的成绩会不会落下;另一方面,即使教师不布置,家长也会自己额外给孩子加料。所以,虽然减负喊得响,但不少教师还是不敢踏出那一步。  1.作业布置要适度,要求要恰当。布置作业时,注意难易适中。对后进生适当放低作业难度,让他们感到有能力去独立完成,对极少数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从基础内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断提升对他们的要求,督促学

6、生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有所进步的后进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克服学生的依赖性。后进生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一遇到问题就问,甚至丢在一旁不管。在帮助这些同学时,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引导他们审题、分析问题、一步步解决问题,不给现成的思路和答案。对他们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其原因及改正的方法,逐步培养独立完成作业、开动脑筋的好习惯。4  总之,教师布置作业,且让学生通过教师所批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做好作业的。换言之,要让学生获得做作业的信心。对学生的作业布置,

7、应该以训练学生的基础,提高能力、培养对学科的兴趣为主线。编辑:赵玉梅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