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

ID:31395777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  摘要:“素描”原来是绘画的一种方法。把它移植到作文教学中,称作素描写文,主要以课堂和校园作为观察的基本阵地,以日常生活现象作为写作对象,分单元、循序渐进地进行“素描”训练。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可以较快地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素描”实施步骤命题能力  1.“课内素描”实施步骤  1.1范文引路,读写结合。  “从仿到写”,是中年级学生学写作文的一条好途径。开学初,先将教材课文全部浏览一遍,然后分析、归类,通盘考虑。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写作实际,决定把

2、写作练习的重点放在人物的动作、外貌和“对话”的“素描”上,同时也搞一点小动物和自然景物的“素描”。可以按专题编排成四个部分,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第一部分,人物动作的“素描”:几乎所有描写人物的课文中,都有相应的部分作为范文。例如《第一次跳伞》、《捞铁牛》等。  第二部分,人物对话的“素描”:以《捉鱼》、《视死如归》、《列宁和卫兵》等课文充当范文。  第三部分,人物外貌的“素描”:以《爷爷》、《我的老师》等课文为范文。5  第四部分,景物一角的“素描”:以《人民大会堂》、《美丽的大兴安岭》等课文作为范文。  1.2指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  “课

3、内素描”由于观察的对象明确、时间集中,教师就易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观察品质。观察是顺序知觉的过程,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和各种特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注意培养观察的循序性,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例如在学习习作例文《松鼠》时,引导学生掌握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观察顺序,告诉学生这篇例文抓住了松鼠的特点,层层剖析,具体形象。如第一段是写松鼠的外形,开头两句话指出松鼠“美丽”、“乖巧”、“驯良”、“四肢灵活”和“行动敏捷”,概括了它的特点。接着具体描写“玲珑的小面孔”,“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4、”,毛“光滑得好像擦搽过油”,大尾巴“毛茸茸的”向上翘,这些正是松鼠最有特色的地方。又如学习了《松鼠》以后,我把一对可爱的长毛兔抱进教室,要求学生参照《松鼠》一文进行观察,结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的“素描”都言之有序,生动活泼。  1.3选择生动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情景,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这时教师就不能拘泥于原定的写作计划,而要及时“捕捉”住这些情景,让学生描写。例如在教室里辟有一个供学生观察的“生物角”5,那里养着一只大龙虾,最受大家珍爱。有一天早上,学生突然发现大龙虾不见了,都急切地四处寻找起来

5、,最后终于在墙角边找到了。教师就抓住这件事,启发学生写《大龙虾到哪里去了》。由于大家感情真切,观察细致,语言表达很生动。  热情的鼓励,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有效办法。教师在教学中从不全盘否定一个学生的“素描”,而时常把所有作文中最好的段落集中起来,面向全体学生朗读,用以表扬和示范。有的学生即使只写了寥寥几行,但其中哪怕有一点点可取之处,也进行表扬。这样不但使他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的地方,而且在全班同学中起到了交流提高的作用。  1.4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积极思维。  发展智力的关键是培养想象力和思维力。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一定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

6、运用联想、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事物、环境,渲染气氛。一般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扩写课文中的一句话或一小段话。例如教学《小英雄努尔古丽》以后,让学生扩写努尔古丽和“哈斯木失散以后,又独自摸回驼群待的地方”一句话。我说:“让我们想一想,努尔古丽在找驼群的时候会碰到哪些困难?”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当时风很大,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痛。”有的说:“雪花像棉絮一样一片片地飘下来,冻得努尔古丽簌簌发抖。”还有的说:“努尔古丽已经好长时间没吃东西了,她饿极了!”……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她是怎样找到驼群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坚持的?”在口述的

7、基础上,再请学生写《找驼群》以弥补课文的不足。学生兴趣盎然,结果不少人写得很成功。  在设计“课内素描”5时,要尽量安排一些可供学生想象的内容;当然,想象不仅要大胆,而且要合理,更要以事实作为基础。例如描写小白兔,把它的眼睛想象成“两小颗红宝石”是可以的,但想象成“两颗赤豆”就不符合实际,因为兔子的眼睛是晶莹透亮的。我们常把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想象读出来让大家讨论,使他们从比较和鉴别中学会正确地想象。  在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年级的“课内素描”主要是写“段”和“篇”。“段”和“篇”没有截然的界限,“段”应该在意

8、思上相对独立,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也可以加上标题,成为“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段”就是小的“篇”,或者叫做“小作文”。教师应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