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学与好老师实乃偶遇

好大学与好老师实乃偶遇

ID:31396799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好大学与好老师实乃偶遇_第1页
好大学与好老师实乃偶遇_第2页
好大学与好老师实乃偶遇_第3页
好大学与好老师实乃偶遇_第4页
好大学与好老师实乃偶遇_第5页
资源描述:

《好大学与好老师实乃偶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好大学与好老师实乃偶遇  当下,“好大学”与“好老师”备受关注,对两者间的关系也众说纷纭,疑惑之处在于:究竟是好大学孕育了好老师,还是好老师成就了好大学?从组织角度来讲,好大学认为是自己孕育了好老师,但从个体角度来看,好老师认为是自己成就了好大学。事实上,好大学不能没有好老师,好老师也离不开好大学。而跳出关联角色的视线,纵观教育发展历程,当大学成为好大学,老师成为好老师,两者能够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却并非是一种必然,纯属偶然而已。  一、从组织的角度讲,好大学孕育好老师  何谓好大学?好大学是一流

2、大学,名牌大学,重点大学,“985”高校,“211”高校?还是硬件过硬,软件够优,经费够多,就业率高的大学?抑或是课题多,项目多,机会多,资源足的大学?真的很难说清楚,因为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甘愿承认自己不好,它们当中,有的在同类型高校中出类拔萃,有的研究特色鲜明,或长于教学,或长于管理,不一而足。大学就像人一样,“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瑕”两个极端都显绝对。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一流大学”概念越叫越响。在“211”和“985”7等各类专项建设中,政府资金的投入,办学条件的改善,大学实力

3、的提升,为好老师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各类工程立意很高,成效卓著。在这样的语境下,如若教育各要素之间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必然会招致各种资源的自动自发和重新组合,越是好大学就有越可能造就好老师。  好大学无疑是好老师们心之向往的地方,只要好大学发出信号,好老师就会主动接收,并自愿向它靠近。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自建校以来,因富有自立精神和批判精神而独具特色,“学术独立”是其最重要的办学理念(田凤,项纯.早稻田大学:从日本走向世界――访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田?`[J].大学(学术版),2012,(3

4、):4-21)。正是在这种自由开放的环境下,来自全国各地志趣各异的师生汇集在一起,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相互切磋钻研,不仅提升了学术能力,还丰富了人性涵养,师生可以尽情地张扬个性,各谋发展。回头再看当年除旧迎新的北京大学,蔡元培“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造就了北大的学术繁荣。陈独秀、胡适、傅斯年、刘文典等一批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都曾被邀请担当教职,后任蒋梦麟秉承蔡氏制度成规,于是,全国有名的教授、学者齐聚北大,学子们莫不以一登龙门为荣幸,远道而来的学生,一时考不上北大,也情愿前来做个旁听

5、生。再看美国耶鲁大学,章程规定在立法委员会的19名成员中3名委员必须是耶鲁大学校长、康涅狄格州州长和副州长(何姝.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和气质――访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Levin[J].大学(学术版),2010,(6):4-13.),政府官员似乎也参与学校治理,但这种由来已久的关系并没有让耶鲁大学的管理受到任何政治干预,也正是在这样宽松自由的环境下,最好的师资也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可见,好大学不仅仅是学术志趣者的共同体,还需要有制度的包容才能保持长久的魅力。7  如此看来,中国的前四十或者前一百

6、位高校当属好大学且毋庸置疑,但是在如此条件优厚的大学中,究竟能孕育出多少优秀的老师,抑或造就出更多钱理群先生所指“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不得而知,似乎也从来没有人具体研究过。一波又一波的教育建设工程启动前后,中国大学的学风是变好了?还是相反?唯一可以确证的理论逻辑是:好大学更有可能孕育好老师,因为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制度刺激,总体上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即便如此,好大学里有真老师,但仍然难免混搭着一些符合指标而虚于内涵的伪老师。习总书记要求,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以此为据,那些既拙于专业化的表达

7、,又不能接受公众监督和同行检验的教师,大多应该存疑。好大学应该可以促使南郭先生们原形毕露。当下,师德失范偶有发生,完美的知识分子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和挑战。这一切好像均与大学自身优劣无关。第30个教师节纪念之余,人们不禁追问,原本深谙“传道、授业、解惑”之理的好老师们都到哪里去了?  一流大学有三条标准,即人才济济、资源丰富、管理有效。放眼望去,中国的巨无霸大学似乎已然达到了这样的标准,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名师,一批重点学科、研究机构、中心、实验室,一堆科研经费、项目、课题,一幢幢

8、雄伟的教学楼或实验大厦,优美的校园风光,喧嚣的校园文化。然而相形之下,最基本的常识性的问题还是难以回应:既然一种一流大学的样子,为何依然还是极少看到原创的思想家、革命性的科学家和器宇轩昂的大师们的身影?7  另一方面,如果好老师只有一流大学才能孕育的话,那么偌大中国的高等教育又是谁在支撑着呢?无论如何,总会有一些想要成为好老师的人们独善其身,兼济社会,筑起好老师的标杆,向着传道者的光辉形象一点点靠近,即便他们处在相对边缘、条件简陋的所谓弱势院校里。其实,在体制话语中并不入流的弱小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