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ID:3140067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讨_第1页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讨_第2页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讨_第3页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讨_第4页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及“产学研”培养模式,既可以满足构建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要求和条件,又可以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及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产学研”建设模式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举措保障  一、“产学研”建设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构建应用技术大学的要求,“产学研”建设模式有其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的要求  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

2、,通过“产学研”三者的结合,可以及时根据社会的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二)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要求  职业标准是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它可以反映出企业和所从事行业的根本要求。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培养过程中,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可以适时地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  (三)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就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为目标。通过“产学研”5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使学生通过

3、学校的学习,具备从事生产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进而成为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  (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要求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是高校教育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制度设置。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模式,能够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使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者专业相统一,让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五)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  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时时刻刻对人才培养有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只有根据产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成长的需要,拓宽

4、继续学习渠道,在不断的学习、生产和研究过程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岗位的需求。  二、“产学研”建设模式的思路及举措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模式的建设,可以在不断总结前期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出一条既科学合理,又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模式。  (一)强化校内实训基地  高校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场所――5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校外实践教育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校内实训基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实训基地的设备数量要与学生实习实训的数量相匹配,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

5、有动手实践的操作机会,设备更新也要与企业基本同步;第二,学校的实训基地要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运营模式;第三,要保证实训基地的规模利于教学的制度和机制。  (二)探索多途径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地方高校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迫使其在人才培养尤其是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要不断探索多种途径,以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产、学、研三方面的有效对接  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尽可能做到无缝对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是一

6、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这样一个过程。“理论”就是通过学术研讨和调研等形式,把收集整理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经过反复讨论上升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理论依据。  (四)强化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  高校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对“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三、“产学研”建设模式的保障  (一)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5  企

7、业、学校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彼此有需求但没有利益关系,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而企业多数为被动的客体,缺乏足够的校企合作积极性。而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还没有研究出既科学又符合国情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模式,或者还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上。  基于这种情况,为了保障“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顺利进行,需要政府牵头组织,企业与学校配合,学校根据企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出课程标准,开发出项目化的课程教材。在国外,课程标准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要求来制定,由政府介入,组织相关人员完成相应的工作。在国内,政府也应该借鉴这种方式

8、,尽快建立起较为合理的产学研模式保障。  (二)拓宽“校企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内容  要不断加大校企合作范围,使校企合作不仅停留在实习实训等表面状态,还应进一步丰富合作内容:校企共建实训实验室,共同开展课程、教材的编写、开发与建设,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实行学生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之间协商订单培养、特色办班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专业技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