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ID:31400777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_第1页
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_第2页
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_第3页
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_第4页
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转眼已经工作十年,我从刚留校时的青涩,到现在在教学岗位上日渐成熟,每每回忆,总有着太多的体会和感慨。每当又一个年轻老师加入我们这个群体,我都会滔滔不绝地向他们讲述我的各种心得体会,既是提醒他们少走弯路,更像是在总结自己不同阶段的教学感受。不断总结之后,有了下面对新教师成长三个阶段的一些想法。  一、适应期  目前,很多高校对留校第一年的老师都不让直接上讲台,一如医生需要实习一样。听课是新教师成长的第一步,一般系里都会给新教师安排经验最丰富、授课效果最好的老师。当年我的感受是,每堂课都像一

2、场交响乐演奏,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有高潮有起伏,让人心旷神怡。但如果仅这样享受听课的过程,那会是新教师的第一个误区,因为未来我们充当的也是演奏者的角色,而非观众。因此,听课需要关注的是讲课主题的引入、中间的衔接、内容的展开、讲授的深浅,以及最后的总结等。  听一节课时常是很累的。我当时的感受是,有的时候关注了其中一方面,又把另外一方面给忽略了。但是完整一轮下来,收获很大。如今回想起来,那一年所下的工夫让我终身受益(我所讲授的“高等数学”是一整年的课程)。  现在很多新老师总有点儿急功近利,听一两次课,自以为“得知

3、矣”6,其实得到的只是皮毛的东西,这是新教师的第二个误区。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很重视学生对老师的评教结果,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学生是从头到尾在听老师讲课,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每堂课的表现都是他们评价的标准。如果坚持完整的一轮听下来,就能够了解老教师上课的所有的细节,这是新教师今后授课的财富,也是决定未来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前面提到的是听课的两个误区,接下来该到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了。这种场合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人天生不怯场,随时都可以挥洒自如;有人就是在重要的场合或者第一次表现时容易紧张。一般说来,即使开

4、始紧张,真正开始讲课之后,紧张的情绪也会逐渐消散的。因为内容是老师熟悉的,产生紧张主要是对环境和气氛的陌生。几次课讲下来,老师开始适应这种环境和气氛,也就不会再紧张了。如今的我每次走进教室,剩下的只是亲切的感觉了。  第一次授课备课显然是新教师最重视的,因为他需要考虑到学生可能问到的各种问题。但即使如此,课堂还是不可避免有各种意外情况出现,有的是内容方面,有的是课堂掌控方面的。这个时候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现在还能记得当年我向老教师们请教的很多问题,比如:学生课下不擦黑板老师该怎么办,

5、有学生迟到了是让他进来还是撵他出去,课堂有学生玩手机不听课管不管,的课堂睡觉的学生该不该管或者如何管,等等。这些都是课堂的问题,偶尔还可能有一些意外情况出现,比如备课时忽略了某个细节,到课堂上突然发现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推导,可能容易出现老师常说的“挂黑板”的情况。这种情况又如何处理?从我切身感受来说,我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这些都是经验也是财富,也是新教师应该汲取的一些技巧。6  二、调整期  经过大约两年的适应期后,新教师就进入了调整期。所谓“调整”,指的是老师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

6、顺利地把所有要讲述的内容讲完。当然这只是其一,讲透讲精是其二。在这些基础之上再讲得有意思、学生爱听,这才是最需要调整的第三步。这段调整期就是不断地去摸索“好”的教学效果的过程。  通常在“适应期”阶段,多数新老师的学生“评教结果”都是一般的,能得到学生绝对认可的是少数比较有天赋的老师。我当年第一轮授课学生评教结果只是B,在全校授课教师当中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在评教中提出的问题确实非常实际,有的问题还是一针见血的。实际上,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老师自己最清楚。如果课堂效果好,当从教室走出来的时候老师心情也是非常愉悦的

7、。如果其中有某个问题没给学生讲明白,自己也是如鲠在喉,一整天心情都受影响,可能只有下次课弥补过来之后才会感到满意。为此,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新教师,建议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来不断提高自己。  首先,广泛地听课。除了第一年指定听课的指导教师之外,还可以听其他教学效果好的老师的课。每个老师讲课的风格不同,都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实际给我们一个启示,新教师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风格,真正形成自己的讲课特色。当年,我几乎把所有“高等数学”老师的课全听了一遍。虽然辛苦了点,但是与收获比起来,那都算不了什么。6  可能有的新教

8、师会问:学生反响一般的老师的课去不去听,听了会有意义吗?实际上,如果你真的听上一遍,你就会发现这也是值得的,因为每个老师都有他的优点,也可能会有他的缺点。学生评价好的课可能只是缺点比较少而已,而且还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  其次,可以考虑完全脱稿,即除了粉笔之外,其他什么都不带的上课状态。可能有的老师会说,连例题都背下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从我的经验来看,有的时候课堂的抄题、做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