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微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微

ID:3140106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微_第1页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微_第2页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微_第3页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微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探微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探究获取新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面着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科学探究初中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70091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

2、的过程。”  笔者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多年,期间认真钻研教材及教学大纲,阅读有关新课改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体验,  总结出新课改下化学有效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4这就说明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在传统教育教学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上,学习成绩也主要表现在知识的量与技能的熟练程度上。在这样的学习目的下,很多教师希望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过程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  传统教学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死记硬

3、背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学生思维断层,严重影响知识的应用及问题的解决。  这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  在这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才能培养创新的人才,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习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4  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过分担心学生不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常常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此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

4、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一切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关系,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情况下开展教学势必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有意的引导下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特别注重学生主体间的交流,鼓励小组合作式学习,尽可能地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化学教学只有进入一个公平、自主的合作探究的新境界,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5、三、引导学生探究获取新知  教会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是最高明的教学技巧。新知识的获得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作为支撑点。因此,要设法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架起通向新知的桥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制造知识冲突、寻找异同点、解剖典型、分析迁移等方法来达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形成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如果把化学教学过程比作大厦建构的话,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就好比大厦先期的勘探,是整个堂课的基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去获取新的知识。那么该如何引导呢?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以及设问等

6、,以便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获得新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运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运用其图文、声影并茂的特点,把化学教学中说不清道不明的疑难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声像同步的情境、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例如,讲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时,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的内容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可使抽象知识形象化,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此外,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

7、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逐渐获得知识的形成过程。  总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要在已有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2]《课堂教学》  [3]《初中化学有效备课》  (特约编辑安然)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