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提问,构建有效课堂

智慧提问,构建有效课堂

ID:3140233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智慧提问,构建有效课堂_第1页
智慧提问,构建有效课堂_第2页
智慧提问,构建有效课堂_第3页
智慧提问,构建有效课堂_第4页
智慧提问,构建有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慧提问,构建有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智慧提问,构建有效课堂  摘要: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让自己的问题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才能让课堂走上“有效”的轨道。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提问;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18-01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跨入知识的殿堂。本文从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入手,侧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探讨信息技术课中的有效提问,构

2、建有效课堂。  一、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信息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和引导尤为重要。  二、精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的开始5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一节成功的课往往与导入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备课时,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寻找教学切入点,设计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切入到新授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度。在导入部分设问,要注意避免两类问

3、题:(1)大而空的问题。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老师一上来就问,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什么是信息技术吗?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2)无意义的问题(学生不加思考,张口就来)。如,“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画画?”“这个操作你们会了吗?”,学生一定会齐声说:“想!”“会”。下面我们来看这两个案例:  【案例1】建立文件夹(小学三年级)  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建立自己的文件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文件夹”?  生:...  师:文件夹就像我们的书包一样,里面可以放很多东西,下面老师就来告诉大家怎样建立

4、文件夹。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  课堂一开始,教师直奔主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提问来得太突然,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一节课下来,老师几乎是在唱独角戏,课程内容老师倒是一字不差的灌给了学生,而学生呢,到课程结束也不知道文件夹到底建来干嘛的,课堂的有效性就不难想象了。  【案例2】图表的创建以及常用图表的分析(六年级)  导入:(教师先向学生出示准备好的数据以及数据图表,学生观察)  师:图表和数据在表达方式上哪个更直观?  生:图表  师:如何创建图表?(教师给出一个Flash的视频教程,学生

5、先自主探索,遇到困难就看看视频教程)  ...  (教师由引导学生“看图表”很自然的过渡到“建图表”)5  这节课一上来老师并没有马上提出本节课的课题,而是先引导学生看图表,学生通过对比,形成一定的认识,在头脑里建构“图表比数据更清楚”的这样一个概念,教师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图表”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就会很乐意去想、去做。  三、把握提问时机,抓住问题的切入点,层层追问――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  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点拨,善于发问,创设问题

6、情境,能有效地鼓励学生求知、求同、求异,激发学生探索、讨论的热情和欲望,从而使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学”,课堂教学也就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过程。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合理设问问题的关键处,即是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合理设问,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3】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五年级)  1、在Excel中制作九九乘法表,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数据自动填充的方法输入第1、2行,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输入九九乘法表时是不是只有通过一行一行的输入,一直输到九,

7、有没有更简单的操作呢?  教师设置此问不但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数据的自动填充”而且还把该重点升华,自动填充不仅仅是在选择两个数据后可以进行,也可以选择两行或更多,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也可以进行。5  2、在内容的关键处适时提问在重点处和难点处适时提问可以用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案例4】会说话的图表(六年级)  师:(出示三个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观察这三个图表,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图表能更好的表达数据包含的意义?  生:讨论  师:(小结)柱状图表示数据的对比关系;折线图表示数

8、据的趋势;饼图表示数据所占的比例。  ...  师:(出示不同类型的数据)同学们你能告诉我,这些数据用什么样的图表能更好的表达数据的含义呢?  ...  教师在“议图表”环节设置两个疑问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把本节课的难点摆在了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前两个环节“看图表”“建图表”的学习,在脑海中已经有些许印象,但是是散乱的,教师通过此问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集中到了一点,学生也很快的进入了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