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ID:31403181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_第1页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_第2页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_第3页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_第4页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摘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如课文的“空白”点、生活的感触点、文本的单薄点、课文的典范点等,引导学生入境体验、合理想象,把跳跃的情节补写具体,把省略的内容补写完整。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阅读课堂有效练笔思维训练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4-075  中国的国画创作中有留白艺术,我们的语文课文中也常会给读者留下空白,或情节上稍有跳跃,或叙述上有所省略。这给学

2、生的想象活动留下了驰骋的空间,给学生的练笔活动留出了自由的时间。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注重言意结合。教师怎样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觉得课堂小练笔是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而有效地进行以读促写的训练,关键还在于寻找随文练笔的有力着眼点,并落脚到每篇课文中。  一、挖掘课文的“空白”点,无声之处胜有声  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处,这些“空白”处暗藏着精彩的无声语言,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小练笔的机会。教师必须充分地研读文本,凭借这些极具内涵的“空白”6点,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表

3、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呈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变“无声”为“有声”。  如《姥姥的剪纸》一文第12节:“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我在教学这一段时说:“同学们,这句话中的省略号里面还藏着许许多多的小兔子和老牛,你还知道有哪些吗?”一个“藏”字激起了学生找出躲起来的兔子和老牛的兴趣,学生的思维如“喷花的飞泉”:“唱歌的兔子,跳舞的兔子,挠痒痒的兔子,互相比美的兔子,在妈妈怀中撒娇的兔子……”学生既有了自己个性化的想象,又遵循了文本的主基调――突出“我”的顽皮、活泼、可爱、充满童真

4、;凸显姥姥的慈祥、疼爱、勤劳、善良、会剪纸。学生学到这里,我并没有罢休,而是顺势引导:“同学们,剪纸不仅体现了姥姥高超的技艺,还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我’对姥姥的思念,它如同桥梁连接着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你能把你所想象的兔子和老牛也送进文字中,写出一个具有浓浓亲情的故事吗?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感人?”这样“跳一跳摘到桃子”的问题,再一次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们纷纷认真地回忆起来,埋头写起了故事。看着他们飞舞的笔尖,品着他们笔下流淌出来的一个个深情的故事,我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不需多讲一个字,他们已经用故事告诉我,他们读懂了这份浓浓的祖孙

5、情;他们已经用故事告诉我,他们会用文字来表达这份祖孙情了。  言意共生的小练笔符合课标精神――“6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课程实验过程中生成性的资源因素。”  二、捕捉生活的感触点,动情之处吐真言  陶行知说过:“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情发于笔端时,教师要善于链接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充实他们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自然地获得知识、习得语言、陶冶情操。  我在《爱如茉莉》的最后部分设计了一个环节。  师:请同学们仔细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并发现生活中饱含爱的细节,把它写下

6、来,与我们共同分享爱的滋味。  生1:我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早晨起床,我以为肯定没有早餐吃了。可是,当我起床后,却发现妈妈已经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为我做早餐。吃着这充满爱的早餐,我心中涌起了阵阵的暖意。这件事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知道了“爱”可以为我遮风挡雨。  生2:夜深人静了,我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睡。突然,门外响起轻轻的脚步声。我赶紧闭紧眼睛装作已经进入梦乡。我从眯缝的眼睛里看见妈妈蹑手蹑脚地推开门,来到我的床前,把我伸出被子的手轻轻地放进被子里,然后又帮我把被子掖好。我觉得爱是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是有温度的――那就是温暖。  ……  有了一定的学

7、习基础和情感积累,学生表达、倾吐的愿望十分强烈。这样的随文练笔,有效地链接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情动而辞发,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6  三、寻找文本的单薄点,简洁之处显厚重  在文本的单薄处设计小练笔训练,能活化词语、句子的形象,变概括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能使语言饱满、丰润、富有生命力。  课文《师恩难忘》第8自然段写道:“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这段相遇的情景作者写得较为简洁,只是几笔带过。在教学时,我安排学生用第一人称叙写“我”与田老师在村边见面的情景。一个学生写得十分精彩:  那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见了田老师。此时

8、的田老师已年过六旬,他拄着拐杖,身子略显佝偻。只见他两鬓斑白,一道道皱纹已爬上了那宽阔突出的额头。他还是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