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 协同战略促发展

找准定位 协同战略促发展

ID:31405495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找准定位  协同战略促发展_第1页
找准定位  协同战略促发展_第2页
找准定位  协同战略促发展_第3页
找准定位  协同战略促发展_第4页
找准定位  协同战略促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找准定位 协同战略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找准定位协同战略促发展  摘要:近年来,石家庄一直把跨越、赶超作为经济、社会等发展建设的重点思路和战略导向。在当前形势下,认真研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石家庄的方向定位和措施步骤等,对于提高石家庄的经济社会水平和在全国的位次、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战略;协同;石家庄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89-03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深刻的阐述,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石家庄一直把跨越赶超作为经济、社会等发展

2、建设的重点思路和战略导向,不论是“组团战略”还是“东中西战略”,都未能完全摆脱经济总量、发展速度、财政收入或人均收入水平落后于周边省份重点城市的现状,在当前形势下,认真研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石家庄的方向定位和措施步骤等,对于提高石家庄的经济社会水平和在全国的位次,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研究这一战略、运用好这一战略对石家庄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石家庄发展协同分析及定位思考  周本顺同志在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8“定位是基准、是坐标,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省委省政府已把我省在京津冀协同

3、发展定位于“四大支撑”――优化城市布局、现代产业体系、综合交通网络和生态涵养保护等。石家庄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唯一的省会城市,正确分析区位优势、产业层次、周边环境、承接重点及能力等,并以此为基础找准定位和对接点是促进石家庄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的重中之重。  (一)石家庄在协同发展中的特色优势  1.石家庄的区位优势以及与京、津的历史联系。考察石家庄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石家庄与北京、天津在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联系紧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科技教育、金融银联等优势明显且承接力强,是首都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开发国家战略交汇点,又是京广、石太(石衡)两大发

4、展轴的结合点,高铁拉近了与首都的距离并正在形成区域交通枢纽,“火车拉来的城市”活力不减,完全具备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空间和能力。  2.石家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和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试点城市。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特别是“三年大变样”给石家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9年至2013年石家庄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了9%以上的增速,利税、财政收入保持两位以上增长,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协同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  3.社会民生发展迅速,在全国的位次不断提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5、以上,农村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短板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大为缓解。以低收入人群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管理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社会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一城三区三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东中西发展战略”的确定,为“远期城市人口规模为500万”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市还是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多方调查显示,石家庄的幸福指数稳居全国前列。  4.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到2012年底拥有4家国家级、69家省级、4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6家国家级、37家省级、3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

6、业孵化面积达到近40万平方米。石家庄科技服务中心、生物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技术中心等产品快速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已投入运行,为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笔者注意到,石家庄虽然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历史、体制机制的原因,不利因素也很明显。  第一,从石家庄的地理位置看,相比廊坊、保定、张家口、唐山、沧州、秦皇岛等城市并没有区位优势,承接第二产业转移相对不易,特别是大型、超大型企业由于资金流动、人员安排、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考量,石家庄并没有先机优势,与这些城市拼项目并不是石家庄的优势所在,考察

7、近几年北京、天津的大型产业转移与石家庄结姻的几乎为零,可以明确地支撑这个结论的存在。8  第二,石家庄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唯一省会城市,辐射拉动作用不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龙头城市的带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既得利于上海、香港等龙头城市带动,又有杭州、南京、深圳、广州等次中心城市群的大力支撑。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天然的中心城市一是北京二是天津,而京、津在发展之初其城市规划、产业结构、城市规模等一开始并没有与冀(河北)统筹考虑“吃大锅饭”,更主要的是从自我发展、自我循环的角度来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