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64唐宋词研究

07564唐宋词研究

ID:31408314

大小:25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1-09

07564唐宋词研究_第1页
07564唐宋词研究_第2页
07564唐宋词研究_第3页
07564唐宋词研究_第4页
07564唐宋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07564唐宋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07564唐宋词研究第一编词学论略第一章词名释例一、曲子1、词是配合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的新体诗,是以音乐为本体的。“曲子”是词最初的名称。2.曲子是词的最初名称,以曲子称词,鲜明地体现出词与音乐的紧密关系。长短句之称标志着词已经逐渐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地位,是以词的语言句式特点取代了音乐的特点。诗馀是就词和诗的关系而起的一个新名词。二、长短句1、长短句可视作词的主要句式特点。2、唐诗中的七言诗往往被称为“长句”,五言诗被称为“短句”。所谓长短句,其最初的意义主要是指五、七言的错综而已。3、

2、长短句提名权交给了苏轼,缘由是苏轼在《与蔡景繁书》。三、诗馀1、诗馀是晚于曲子和长短句的,是相对后起的一个概念。曲子侧重强调其音乐性,长短句转而以文学性为主,诗馀则是就是词与诗的关系而起的一个新名词。2、俞彦认为是“诗亡然后词作,故曰馀也。”3、况周颐说:“诗馀之‘馀’,作‘赢馀’之‘馀’解。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馀于诗,故曰‘诗馀’。”“诗馀”的四种解释:1.以余力做余事,表示对词体价值的轻视之意。2.作诗歌的支流、余脉解,视词为诗歌之剩义,不承认词体的独立地位。事实上,词的兴起不是以诗歌之亡为前

3、提的。3.作丰富而有韵味解。4.为诗的声音之馀,而非体制之馀。“诗馀”名称的出现时间:最迟在南宋庆元年间已经出现。4、词与诗相比,所“馀”者何?乃所谓和声、泛声、虚声、散声也。(从音乐角度看)四、倚声1、倚声的概念与古代乐府诗的创作模式有关。2、“倚声”一词大概在中唐时期就已出现。第二章词的起源诗词同源说:以词为诗馀,为尊词体,主张诗词同源。词源《诗经》说:以句子长短作为追溯词源的唯一依据,主张词源《诗经》。隋代初唐说:以燕乐形成为标志,认为词起源于隋代初唐。王灼、朱熹与胡仔持这种说法。六朝乐府说:以

4、乐府为中心,认为词起源于六朝。六朝浮艳说:以词婉约浮艳的风格溯源至六朝。简单应用:认为词起源于隋代初唐说的理论依据。填词所倚的燕乐至隋代已初步成形。以七调和十二律而成八十四调。第三章词的体性一、胡夷里巷之曲1隋唐以来,填词所倚之曲为燕乐系统,包含胡乐、俗乐和清乐三类。2、词的音乐性的标志就是词牌。二、词为艳科1、1926年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词在语言风格上侧重浮艳。2、宋人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女音。三、要眇宜修1、“要眇宜修”四字是王国维给词的体性下的定义,“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要

5、眇宜修”四字的意思大概是形容一种精巧细致富有于女性修饰之美的一种特质。2、缪铖“细美幽约”。出自缪铖的《论词》,他把词的特质和词的起源结合起来,是具有启迪意义的。“词心词境”说:词心词境之说的集中表述见于况周颐《蕙心词话》。他的词心词境说相当于创作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词境相对客观,词心则相当于创作主体,是天资、学力、阅历等的综合反映。词的创作就是词心与词境的有机结合,两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3、中国自古以来由于地域的辽阔,在文化取向上就一直存在南北的不同。南方文学的典范,词往往被称为“南词”。在唐宋

6、词人中,从其籍贯来考察,重要的词人或者说是在所有的词人中,占籍南方或在南方有仕履经历的,在总共800多人中,南方占了82%,其中浙江最多,其次是江西、福建、江苏。张炎的“清空”说:张炎的“清空”是指能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质实的词写得典雅奥博,但过于胶着于写作对象,所以显得板滞。在张炎的理解中,清空的词一定是蕴含着骚雅的意趣的,质实的词则未必。所以清空的词澄净精纯,能传达出词人淡泊的胸襟,在风格上则是一种含蓄与自然,峭拔与流转的结合。4.综合应用:王国维的境界说。王国维的求学“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

7、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第一境界: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

8、,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的意思是大诗人造境、写境,难以区分,最高的境界是能反映物景以及人生(感情)的本质,而且,景情互相融合,达到浑为一体,这是最高的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