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

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

ID:31409028

大小:58.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_第1页
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_第2页
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_第3页
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_第4页
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摘要:通识课程对于大学牛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通识课程的授课效果是木文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为对象,进行了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关键词:高等教育;通识课程;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61-02一、前吕改革开放以來,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问题也日益

2、严重。众所周知,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十八大报告把牛态文明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表述,不仅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伟大目标,还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群体,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艰巨任务,他们的价值观代表了社会知识阶层的发展方向,其言行将影响周围人们的言行。据相关部门调查,当前大学牛对基本的环保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但环保意识淡薄,环保行为有待加强。因此,提高学生环保意识,规范和引导他们的环保行为并成为跟随一生的自觉行为,成为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3、申请开设了高等教育本科生选修课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即通识课程,宗旨是培养学生建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及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把环境保护作为个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方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1]“通识教育”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世界的概念,有学者把它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等。其最终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不同的学科能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⑵一门通识课程要开设成

4、功,受到学生的欢迎,能对学生产生期望的教育意义,是否符合教育原理和原则,是一个科学性、人文性、教育性很强的系统工程。[3]因此,如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笔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思考、探索的课题。通过对选课同学的知识背景进行分析并构架课程大纲和基础知识内容、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同学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方式逐步优化等经过多方实践,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最终结果表明,该课程的讲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二、课程的定位本课程面向全校一到四年级本科生,不分文理、不分专业,学时32学时,学分2分。从第一次选课结果可以看出,学牛对课

5、程兴趣大、认可度高,选课人数104,接近于120的人数限额。从对选课学生的知识背景来看,文科生占29.6%;理科生占70.4%,可见,理科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更加浓厚。三、教学实践方法从学生上课的状况來看,有三分之一学生虽然选了课程,但重视程度不高,直接表现出来的是迟到、早退或人在课堂却做着与本课程不相干的事情等。针对此种现象,笔者改变了以往采用的传统式从理论到理论,满堂灌,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法,通过对学生抽样调查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围绕(1)授课内容;(2)将授课形式;(3)学习课程目;(4)授课风格四方面进行调查。细致了解了学生感兴趣

6、的问题及学习这门课程想达到的目的。从反馈来看,91.3%的同学提出希槊老师在课堂上能多放一些跟课堂内容相关并有意义的教学录像来开拓他们的视野。另外还有56.1%的同学希望能够提高在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在此基础上,笔者调整策略,尝试采用问题导向方式为主,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将后面的上课内容整合为1•世界环境问题;2•水污染问题;3•大气环境污染问题;4•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5•环境污染与健康问题等五大专题。在课堂上增加了教学总结学生问答环节。同时,根据授课内容增加了部分多媒体辅助授课的内容,根据每个大的专题,选择三到四个视角广泛、内容新?f

7、、紧扌II时代发展脉搏和世界形势的视觉冲击力强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在某些章节教学素材选择上,比如环境和健康专题,则有针对性地以新颖和接近生活为原则,增强学生注意力,加深所讲专题的力度。教学录像播放完毕后,从对具体环境事件的解读、背景问题的评论和不同观点的出发点或立场等方面提出问题,组织同学采用抢答、讨论、辩论、现身说法,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尽可能地让同学们对所上课的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课前一到两周把相关需耍学生们提前了解的知识大背景或时间比较长但内容非常丰富的多媒体材料和讨论问题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告知学牛自

8、己下载查看、思考、准备。环保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针对这一特点,要求学生人人参与,搜集资料,社会调研,做PPT,并在课堂上交流,集思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