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

ID:3141503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_第1页
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_第2页
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_第3页
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模型就是构成数学概念的基础.也是对数量关系与形态的概括.同时数量关系与形态又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初中生的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加强数学建模思想渗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中笔者针对数学建模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渗透  一、数学的基本概念  很多教师认为初中阶段题型单一简单,所以就忽视了数学建模的作用.其实在数学建模中,数学是数形结合的工具.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化为具体的数学概

2、念,从实际问题出发,从抽象角度提炼.让学生将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扩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灵活地使用数学,能将繁琐的数学问题简化,对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初中生虽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却很难准确地给数学作出定义.但是初中生却能通过视觉准确地观察数学,利用好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能发现数学,也在不知不觉中使用数学.如果教师能通过正确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存在,就能帮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数形,理解数形与数学之间的关系.那什么又是数学呢?它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4透过抽象化和逻

3、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有一个例题:如图所示,小马从点A出发到河(用直线a表示)边的点C去喝水,然后回到点B,点C定在何处,才能使小马走的路程最短?在解决这道例题时我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想在直线a上作一点C,使AC+CB最小,求点C的位置.  引导学生回忆‘两点间线段最短’以及‘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知识,之后问学生,如果将AC+BC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a又如何做呢?学生们纷纷回答:利用轴对称图形基本性质就可以实现AC+BC转化

4、成一条线段,本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们也纷纷作出了解题图形.这就是数学建模的一个过程,数学本身是一种工具,它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的学习体系.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完成了建模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化的视角来引导学生审视数学的内涵.同时,数学建模的有效利用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之中.自主交流探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富有主动性与个性的生动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归纳,力求每一名学生都能构建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理念.建立数学理念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只有让学

5、生用所学知识去挑战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的基本应用  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仅仅是一碗水,与其给学生准备一桶水、一江河的水,不如引导学生找到水的源头.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与审题思路,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如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的时候,学生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些吃力.我展示了这样的例题:某家报社的报纸每份0.25元,每次发放12万份,假设每份提价0.01元,发行量就减少4000份,如果要使报纸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3万元,那么每份报纸的最高提价

6、是多少?学生们开始对这样的例题有些茫然,我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假设每份报纸提价是x元,则每份报纸的售价就是(0.25+x)元,那么销售总量为(12-0.4?x/0.01)万份,从而得出(0.25+x)(12-40x)≥3,最终解得x≤0.05,也就是提价不得超过0.05元.接着我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解答一次函数例题,引导学生们有目的地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们经历了、实践了,也就领悟了函数的概念,初步形成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基础.其实,在课本中有很多可以深度发掘并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学生学习之

7、中的例题,教师只要精心的引导,学生通过问题与数学相结合,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思考,并结合实际记录的数据对猜想进行分析.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在潜移默化中构建了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问题进行了有效质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不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参与构建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教师引导主动的完成构建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注重建模思想在学生学习意识中的生成与运用.  三、结束语4  综上所述,数学模型的建立就是数学形成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8、,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抽象难懂的学科,而是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转换变成简单数学概念的学科.通过数学模型的有效生成,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强化了学生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