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差异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差异

ID:3141854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差异_第1页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差异_第2页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差异_第3页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差异_第4页
资源描述: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差异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的阅读教学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作者就对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44-01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此音而乐(le)之,及

2、于戚羽,谓之乐(yue)”。意即:大概艺术的起源是由于人的情感而产生的,人的情感发生变化是因为事物的变化。人受到外界事物的变化而产生了情感,形成了‘声”,声互相应和,产生有变化有规律的声就是“音”。把“立”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进行演奏,加上舞蹈就叫做“乐”。“乐”的根源是:人心感于物也。4  歌唱分为三种类型,即美声、民族和通俗。在大部分的音乐学院和师范院校中,传授的一般是美声与民族声乐,这两种声乐艺术也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所谓美声唱法,意大利文为BelCanto,意即美好的歌唱。而

3、民族唱法,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统称为民族唱法。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分析与比较。  一、呼吸的应用  欧洲有这样一句名言:“只有知道怎样呼吸的人,才知道怎样歌唱”。中国也有句古话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这些都简明揭示了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又说明了:要歌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必须有正确的气息来支持。“气”就是指歌唱发声中由呼吸系统各器官的生理活动而形成的气的流动形态

4、。  传统的民族唱法认为歌唱用的是丹田之气,把丹田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又叫“天”,其位置于两眉之间,中丹田又叫气,指脐上胸下的部位,就是所谓的横膈膜处,下丹田又叫“地”,位于脐下三指,就是美声唱法中所谓的小腹收缩处,歌唱时要求“天伏地,地伏天,天地贯通,气走丹田”。用口鼻像闻花似的把气吸到肺的底部,使肺的下部扩张带动腰部的肌肉向外扩张,迫使横膈膜下降。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肩与胸部不要上抬,可以想象身体就是一根空管,把空管舒展的吸开,让上下贯通,流畅起来。  二、共鸣腔的运用4  歌唱的共鸣是指歌唱发声时

5、,由于气息冲击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的同时引起了人体内其它各共鸣腔体产生共振的现象。由于共鸣时产生的泛音与声带发出的声音组成复音,因此,它使声音得到了美化,达到洪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人的声带是极短的振动体,气息振动声带发出的原始音响,通常叫“基音”。基音是细小微弱的,既不能传远,又不能变化音色和音质,更不会有声音的穿透作用,我们之所以能听到那些具有较大音量和各种美好音色与音质的声音,就是靠人体许多的天然的共鸣腔体将“基音”扩大,这些人体共鸣腔可以调节声带所发出声音的大小,明暗及音色上的变化,并能调整声音的高度。  美声

6、唱法将人的共鸣腔体根据共鸣腔的声音特点与声区的关系,分为: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在歌唱时运用整体共鸣,混合共鸣,即是在不同的声区里,各共鸣腔的混合比例保持一定的平衡,使声音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在唱高音时头腔共鸣应多一些,口腔、胸腔共鸣应少一些;唱中音时,声音要求圆润、流畅,口腔共鸣应该多一些,头腔、胸腔共鸣要少一点;唱低音时,声音低沉浑厚。以胸腔共鸣为主,掺入口腔头腔共鸣。这样唱高音时声音就不会是单薄而尖细了,在唱低音时声音也不会变的低沉而迟钝。声音在三个声区内,都能做到既明快华丽,又丰满结实,既富有金属光泽,

7、又有穿透力。民族唱法运用的是部分共鸣腔,以头腔口腔共鸣为主,加上适当的胸腔形成一个上至头腔下通口咽腔和胸腔的垂直拄状的共鸣通道。在共鸣效果上与美声唱法的宽宏粗大有所不用。在共鸣腔体管的作用上,比美声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些。喉咽腔不要求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喉咙打开适度,放松下巴并微抬笑肌,这样获得的共鸣集中在头腔,使声音通畅甜美,便于咬字行腔。  三、歌唱通道运用的不同4  美声唱法是以腔领字,以腔带音,以产生丰富的混声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嗓音为美,喉咙夸张似的打开,使其从喉头至咽腔、鼻腔,甚至到头腔形成一个畅通无阻的发

8、声管道,这个管道要求喉咙尽量打开,喉咙尽量往下,使发音管拉长,上下贯通,音色上既宽厚又饱满。传统的民族唱法是吸取了中国戏曲的经验,强调“以字行腔”,即是“以字为先,腔随字走。”嘲但是随着不断的实践积累,又借鉴了意大利美声唱法的科学精髓,把“腔”从“字”的发音局限中解放出来。使声腔更加响亮,形成更加夸张,音域逐渐扩展,表现力大大加强,使它成为独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