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ID:314284

大小:474.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07-22

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编号:SMXP-7.5.1-P60-R002日期:2012年5月14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把手封条模具设计            指导教师                  系  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姓名               学  号 100101130103            2012年 5 月 14 日保存期限:三年保存部门:模具专业教研室25目录引言……………………………………………………………………1设计指导书…………………………………………

2、…………………2一、毕业设计课题……………………………………………………4二、塑件及材料分析…………………………………………………5三、拟定的成型工艺…………………………………………………6四、型腔数目确定……………………………………………………7五、型腔布局…………………………………………………………7六、分型面与排气系统设计…………………………………………7七、浇注系统设计……………………………………………………9八、成型零件设计……………………………………………………11九、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15十、脱模机构

3、设计……………………………………………………16十一、模温调节与冷却系统设计……………………………………18十二、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20十三、模具装配草图及工作原理……………………………………22十四、设计小结………………………………………………………23十五、参考资料………………………………………………………2425摘要:由于塑件采用聚乙烯需考虑其成型收缩率,透明度,尺寸公差等。再次由于塑件具有侧孔,所以需要考虑其推出机构及成型工艺,还要考虑其分型面,还有浇注系统的设计是否与所选的材料相适应,是否需要调节模具温度。

4、支承零部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排气结构,如果需要,其设置情况是否合理推出脱模机构与侧向分型或抽芯机构是否合理、安全和可靠。它们之间或它们与其它模具零部件之间有无干涉或碰撞的可能,脱模板(推板)是否会与凸模咬合。关键词:侧抽、分型面、把手封条、CAD、Proe、注塑机设计指导书1.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1)、明确制品的几何形状及使用要求。对于形状复杂的制品,有时除看懂其图样外,还需参考产品模型或样品,考虑塑料的种类及制品的成型收缩率、透明度、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允许变形范围等范围,即充分了解制品的使用要求,因为这不仅是模具设计的主要依据,而且还

5、是减少模具设计者与产品设计者已意见分歧的手段。(2)、估算制品的体积和重量及确定成型总体方案。计算制品重量的目的在于选择设备和确定成型总体方案。成型总体方案包括确定模具的机构形式,型腔数目,制品成型的自动化程度,采用流道的形式(冷流道或热流道),制品的侧向型孔是同时成型还是后序加工,侧凹的脱模方式等。(3)、明确注射成型机的型号和规则。只有确定采用什么型号和规则的注射成型机,在模具设计时才能对模具上与注射机有关的结构和尺寸的数据进行校核。(4)、检查制品的工艺性。对制品进行成型前的工艺性检查,以确认制品的各个细小部分是否均符合注射成型的工艺性条件。

6、2.基本程序模具及其操作必须满足各种要求,其模具设计的最佳方法是综合考虑,系统制定设计方案,模具设计流程图表示了各条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必须满足主功能的边界条件和附加条件的关系。3.注射模设计审核要点(1)基本结构审核1)模具的结构和基本参数是否与注射机规格匹配。2)模具是否具有合模道向机构,机构设计是否合理。3)分型面选择是否合理,有无产生飞边的可能,制品能否滞留在设有推出脱模机构的动模(或定模)一侧。4)模腔的布置与浇注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浇口是否与塑料原料相适应,浇口位置是否恰当,浇口与流道的几何形状及尺寸是否合适,流动比数值是否合理。251)

7、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2)推出脱模机构与侧向分型或抽芯机构是否合理、安全和可靠。它们之间或它们与其它模具零部件之间有无干涉或碰撞的可能,脱模板(推板)是否会与凸模咬合。3)是否需要排气结构,如果需要,其设置情况是否合理。4)是否需要温度调节系统,如果需要,其热源和冷却方式是否合理。温控元件随是否足够,精度等级如何,寿命长短如何,加热和冷却介质的循环回路是否合理。5)支承零部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6)外形尺寸能否保证安装,紧固方式选择是否合理可靠,安装用的螺栓孔是否与注射动、定模固定板上的螺孔位置一致,压板槽附近的固定板上是否有紧固用的螺孔。(1

8、)设计图样审核要点1)装配图。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是否明确,配合代号标注得是否恰当合理,零件标注是否齐全,与明细表中的序号是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