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ID:3143039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_第1页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_第2页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_第3页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_第4页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摘要情绪调节被视为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机制。大学生在成长中必须完成目标对情绪、情绪相关的行为、情绪诱发情境进行的监控、评估、修正等调整过程,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的需要。本文从人格、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及相关生理机制等相关研究方面着手,探析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关系特征。  关键词情绪调节人格学业成绩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71  近年来,情绪调节已成情绪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内容,许多相关研究均表明情绪调节策略制约个体在

2、社会情境中的行为、促进个体自身发展及提升其社会化程度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正处于17~25岁年龄阶段,进入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感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在学业、人际及情感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压力。因此,了解大学生情绪调节相关影响因素,对于其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情绪调节与人格的关系5  在人格的特质理论研究中,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内部的神经心理结构,它使个体的行为表现出跨情景的一致性。研究者认为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组织者为情绪,每种情绪拥有独特的动力组织特性。同时,从生理基础方面,将人格特质作为影响情绪调节的生理结果变量。例如,人格维度中内向型特质,是通过羞愧

3、、害怕等情绪特点组织整合而成。不同的人格和气质类型的个体,其情绪调节能力和方式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如害羞或内向的个性在人际交往的环境中更容易受到伤害。情绪和特质都是生物进行的产物,是进化而来的适应模式,能够组织和调节人际关系。当个体每个及时动态情绪反应,通过长期的物种进化将会沉积某种人格特质,形成一种内在的神经心理结构,因此,情绪调节方式受人格特质的制约,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又以不同情绪表现出来,使个体在情绪反应上呈现差异性。  在国内的研究中,黄敏儿研究指出人格特质能够影响自动的、参与意志努力的情绪调节过程。如大学生在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频率上,不同人格特质存在差异性

4、。高神经质者更多选择宣泄的方式调节对待正性情绪,评价忽视策略是其较少使用的策略;高外倾的个体则更易采用重视和宣泄的方式来对待正性情绪,而很少采用抑制的策略;高神经质被试更重视和宣泄负性情绪,对正性情绪很少重视。  2情绪调节与幸福感的关系5  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它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和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发的交互作用而组成的心理状态。情绪是幸福感的核心内容,而情绪调节可以直接调控情绪为目标的。杨芳、郑雪(2007)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与正情绪的自然、增强和宣泄以及负情绪的忽视有显

5、著的正相关,而主观幸福感与负情绪的增强、重视已经情绪抑制呈显著负相关,此外研究还表明情绪的宣泄调节、正情绪的自然调节、负情绪的重视对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王力、张厚粲等(2002)对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重评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表达抑制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认知重评是依恋安全对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在两者直接起着中介作用;表达抑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  3情绪调节与学业成绩关系  情绪与学业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极情绪对学业的影响,如有关学习焦虑、考试焦虑等

6、的探讨。由于情绪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提出“学业情绪”。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情绪体验包括考前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等。特别是情绪调节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往往积极情绪会对学业成绩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情绪调节的目标也是将学生消极学业情绪转变为积极的学业情绪。消极的情绪调节会阻碍在课堂上学生有效地分配认知资源(如工作记忆、注意和计划等),这样会抑制学生注意。由此可知,消极情绪对学业产生影响是通过情绪调节的中介过程而发挥作用。当学生能够有效地调节学业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学习效率就会提升,否则会对学业成绩产生不利影响。李静等人(2007)的研究

7、,表明不同情绪调节方式会对记忆产生不同的影响,评价忽视和评价重视对总体记忆没有影响,表情宣泄对总体记忆产生显著影响,因而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情绪调节策略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密切相关。  4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5  不良的情绪调节诱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而良好的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个体能够主动调节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能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而消极应对方式却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消极的影响。从情绪调节过程观来说,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就出现了情绪调节,情绪产生的不同阶段所运用的调节方式与心理健康

8、水平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