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合作交流式校本教研策略的探究

农村初中合作交流式校本教研策略的探究

ID:3143256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农村初中合作交流式校本教研策略的探究_第1页
农村初中合作交流式校本教研策略的探究_第2页
农村初中合作交流式校本教研策略的探究_第3页
农村初中合作交流式校本教研策略的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合作交流式校本教研策略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合作交流式校本教研策略的探究  教育的发展在学校,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制约学校教育的发展,校本教研是保证课改纵深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丰富教师内涵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的兴趣,让教师主动乐意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学记》中“独学则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句,说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的重要性。同样,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合作是个体获取教改信息、产生教育灵感的巨大源泉,让教

2、师在合作中开展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当下,不少农村初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开展校本教研:(1)骨干教师的短缺。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位好老师也会带动学校一个教研组的发展,近年来,教师流动加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少骨干优秀老师通过招考离开农村学校,使一些学校缺少教学研究活动的“领头羊”4。所以,不要说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就是要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出现危机,导致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步履更艰难。(2)生源急剧减少。这导致同一年级班额减少,有

3、的年级只剩下一个班,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人的教研缺少应有的研讨氛围,导致学校校本教研无法正常开展。(3)对校本教研的认识程度不足。某些老师缺少研究意识,校本教研内容不是发自教师的内心需求,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没有教师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锋,那就必然会缺乏实效,甚至会演变成教师的一种新负担,导致校本教研流于形式,不求实效。(4)缺乏资源共享与交流机会。农村学校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在教育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各方面的机会明显要少,缺少相互交流的机会,参加重大研修活动的机会和次数也少,研修活动有时仅仅局限于

4、在校内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等,也就是“萝卜炒萝卜,炒出来的还是萝卜”。  因此,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策略对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显得尤为迫切。笔者觉得建立立足校本教研,推进校际联合,引领全县(区)联动的合作交流式校本教研策略值得探讨。  一、立足校本教研,营造浓烈的校内合作研究氛围  首先,氛围在行动中形成和浓厚,教师在环境中觉醒和追求。领导身体力行是形成校本教研浓厚氛围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校长有新课程体验,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所学校的校

5、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水平和推进的力度一定程度地取决于一把手的认识水平。所以校长要主动带头开展校本研究,制定相关制度,把握研究方向,引领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并且校本教研制度在于解放教师,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靠管、卡、压的传统管理方式不是校本教研制的度本质内涵。要建立人性的、柔性的管理机制,做到有形制度与无形要求的统一;规范与自由的有效结合。规范必不可少,自由也不可缺,但规范要有弹性,自由要有约束。4  其次,学校应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如:集体备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校本论坛、教学反思、

6、结对帮扶、经验交流教学指导、教学观摩、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专家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督促教师全员参与,促使他们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共识,在实践探索与总结反思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最后,鼓励和引导教师开a励机制,提高校本教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改变教师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加强合作,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二、推进校际合作,开展联片教研,促进校际互动及资源共享4  校本教研是开放与合作的

7、教研,只有这样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间需要同伴互助,学校间也要同伴互学。建立校际合作互助关系,实施校际联动,要求做到:(1)学校自找对象。结合自身特点,可以选择名校进行结对,全面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也可以选择某个学校的强势学科进行学科结对,在小范围内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集中开展备课,集中磨课,集中开研讨课,真正做到师资结对,互派教师进行交流,资源做到共享,练习统一,通过名校名师引领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应主动做好牵线搭桥工作。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校

8、际交流有时仅仅局限于友好,表面搞学术或课堂教学交流,往往是表面的浅层的交流,并且交流时间很短,无法达到真正的研修效果。这就需要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的主动干预,明确交流目标,确定一段时间的交流学习,建立制度保障,通过交流要进行考核评估,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确保交流的实际效果。(3)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重在讲究实惠和实效。要相互融合,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引领校际联合的校本研修活动,认真组织,虚心学习,相互交流,真正达到共同提升的效果。  三、引领县(区)域联动,促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