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000mw机组制粉系统原煤斗堵煤原因分析及改造

某1000mw机组制粉系统原煤斗堵煤原因分析及改造

ID:3143491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某1000mw机组制粉系统原煤斗堵煤原因分析及改造_第1页
某1000mw机组制粉系统原煤斗堵煤原因分析及改造_第2页
某1000mw机组制粉系统原煤斗堵煤原因分析及改造_第3页
某1000mw机组制粉系统原煤斗堵煤原因分析及改造_第4页
资源描述:

《某1000mw机组制粉系统原煤斗堵煤原因分析及改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某1000MW机组制粉系统原煤斗堵煤原因分析及改造  【摘要】某电厂一期2×1000MW机组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每台炉制粉系统配置6台原煤斗,每个原煤斗内直径8米,垂直段高度16.47米,锥斗高度9米,锥斗偏心设计,距离煤斗中心线900毫米,所用材质Q235,内部未贴不锈钢内衬。经过长期运行,原煤斗内壁粘煤严重,容积减小,经常发生因原煤斗断煤被迫降负荷的现象,严重时引起锅炉炉膛负压波动,甚至导致锅炉灭火。  【关键词】电厂1000MW机组制粉系统堵煤原因  某电厂一期2×1000MW机组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每台炉制粉系统配置6台原煤斗,每个原煤斗内直径8米,垂直段高度1

2、6.47米,锥斗高度9米,锥斗偏心设计,距离煤斗中心线900毫米,所用材质Q235,内部未贴不锈钢内衬。经过长期运行,原煤斗内壁粘煤严重,容积减小,经常发生因原煤斗断煤被迫降负荷的现象,严重时引起锅炉炉膛负压波动,甚至导致锅炉灭火。  1原煤斗堵煤因素分析  (1)原煤斗为圆锥体结构,上口大,下口小,原煤愈向下流动,流通面积愈小,物料的堆积本身就形成挤压力,愈到下部其挤压力愈大,愈容易使煤流粘接结块;而煤流流动方向是自斗体中心向下口方向流动,中心部位流动速度快,靠斗壁外缘流动速度较慢,且斗壁倾角设计不合理,造成煤流的等效流动动力越来越小,形成棚堵。4  (2)给煤机上插板门设计上存在缺陷,插板

3、为单向,下部为天方地圆结构,其行程长,内部有扩容空间,在四个边角位置形成死角,极易造成粘煤使落煤筒通径变小,导致下煤不畅。  (3)原煤斗沟槽式膨胀节,膨胀节收缩时会形成沟槽,以及多处法兰连接结构,易造成藏煤、漏风、漏粉。  (4)斗壁变形、不平整,使粘煤更加严重。  (5)现有的疏通装置空气炮难以满足防棚煤要求,特别是阴雨天或煤的表面水分高时更加严重。  (6)原煤水分大、团聚性强、煤质煤种变化大,造成原煤斗棚煤、堵塞现象频繁发生。  2改进措施  2.1将圆锥型原煤斗改为虾米曲线防堵清堵煤斗(如图1所示)  虾米曲线防堵清堵煤斗的外形结构曲线为虾米曲线。虾米曲线是一种线形优化后的新型双曲线

4、,其线形曲线既不形成固定的焦点,而且曲线上的动点也不与左右固定的点的距离差形成常数,其截面收缩率变化为一条呈下降趋势的曲折线。  虾米形一体化防堵清堵煤斗,利用流体?±锢肷⒂4胱钏傧陆登?线原理,采用不等高圆台组合拼接而成,各节段的高度、截面收缩率不等值,且斗壁倾角的不断变化,煤斗壁受压点综合受力方向不断变化,原煤颗粒滑动安息角不断变化,煤斗越往下安息角越小,摩擦力越小,阻力越小,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拱分布的高度越小,压力分散,煤流向下滑动流速越来越大;同时,斗壁原煤颗粒滑动动力随曲线延伸倾角的变化而变化,下滑动力不断增加,等效流动性不断增强,煤流的下部流速能满足上部原煤颗粒重新排列挤压与应力分散

5、的需要,煤流水平截面流速优化,煤流流态形成整体流与管状流混合的最优流态。  2.2加装气动激振器  在煤斗结拱的临界点下方加装气动激振器,其冲击力大于该段煤斗区域的平衡摩擦力,能够有效地助流、破拱、防堵、清堵。  气动激振器为全气路、塞锤一体化设计,振击动量为0-2000Kg.m/s,振幅长1.5米,6-8秒振击一次,1套激振器能替代10个工人的疏通效率,振击频率、振击动量均可任意设定调整。  2.3改装双向液压插板门  新改装的双向插板门,采用隐形轨道、轨道槽、全通径及双向楔合式插板设计,行程短、推力大(≥5T)、开闭灵活自如、密封性能良好;门体圆形通径与落煤斗等同,原煤不会卡阻堵塞。  2

6、.4配置插入式不锈钢密封膨胀节  煤斗下部出口处配置一个插入式不锈钢密封膨胀节,膨胀时不会形成沟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及膨胀性能,不漏风、不漏粉、不藏煤。  2.5增加煤流整形装置  煤斗出口端、给煤机皮带上方安装煤流整形装置,形成一个合理的导料槽区域,消除出料口处裙边挡板洒煤及煤流形态频繁变化现象,使煤流动态自然形成,煤流形态更加规则、稳定、均匀、便于调整,符合输送胶带运行煤流形态要求,从而使煤流输送与称重达到最优化的状态。  2.6配置断煤信号采集装置4  断煤信号采集装置能防水、防尘、防干扰、防冲击,灵敏度高,能够及时采集并传输断煤信号程序启动气动推力源振器。  3使用效果及经济效益  (

7、1)经过改造有效解决了原煤斗因原煤水份大、团聚性强、煤质煤种变化大及结构因素造成原煤斗棚煤、粘煤、堵塞问题,降低了原煤斗棚煤、堵塞频率,降低了原煤的泄漏,同时也降低了锅炉厂房内的煤粉浓度,从而最大程度的改善厂房内的卫生环境。  (2)改造后,制粉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据对#2炉给煤机断煤次数的统计,2014年1月至12月平均每台给煤机断煤次数为35次/月,改造后2016年1月至6月平均每台给煤机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