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栽培技术

红米栽培技术

ID:31435800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红米栽培技术_第1页
红米栽培技术_第2页
红米栽培技术_第3页
红米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红米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红米栽培技术  摘要:红米富含诸多的营养元素,其中以铁质最为丰富,不仅可以补充消耗的体力,还有补血及预防贫血的功效。近年来红米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多,种植面积随之加大。红米是德化县具有地方特色的稻米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红米的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红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4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20.010  1种植红米的发展前景  红米种植起源于中国,已有大约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红米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米质较好,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锌、铜、铁、硒、钼、钙锰等

2、的微量元素,微有酸味,味淡,在我国南方种植比较普遍,是南方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其不仅纯天然、安全性高,也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红米不但在我国颇受消费者欢迎,在亚洲其他国家也深受人们喜欢,所以市场发展前景较乐观。  2德化县提高红米产量的措施  红米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将受到严重影响。4  2.1提纯复壮  红米是德化

3、县特有的特色品牌,是经过人工的长期选择和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本身具有特定的遗传性和具有较一致的植物学特征以及经济性状。德化县的自然气候条件和耕作方式十分适合红米的种植,但受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的影响,科学种植水平不高,选种只是选用上年选出的种子,大多不进行定点定株选种繁殖,因此红米的混杂退化现象比较严重,如稻穗变小棵,每穗结实率大幅下降,空秕率增加,千粒重减轻等问题,造成红米的单产量越来越低,种植红米的农户也越来越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对红米种子进行提纯复壮,并且要进一步加强红米的栽培管理技术,从而提高单产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  2.2提高栽培

4、技术水平  苗床选择:通常要选择土质比较肥沃、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稻田或菜地作为苗床。  苗床整理:苗床一般宽约1.2米,但需要根据种植时间与播种量而定。如拱膜最好采用无纺布,苗床长度一般在15米(无纺布长16米)。苗床每平方米要施腐熟的猪牛粪5公斤、过磷酸钙0.2公斤、钾肥50克或复合肥0.25公斤。每亩大田按50~60平方米准备苗床。  种子处理:在浸种前种子要先进行晒种和选种,除去空秕的杂粒,用清水进行浸种12~24小时,并且洗净后凉干,再用旱育保姆拌种。  播种与苗床管理:苗床每平方米要播干谷50克,栽1亩的大田需要红米种2.5~3公

5、斤,即需苗床50~60平方米。4  水管理:苗床在播种前一定要浇透水,然后再用细土盖上种子,盖好后再铺拱膜保温,大约密闭5~7天左右,要保持膜内温度不超过35℃,天气如果不变不覆膜,秧苗不卷筒,床土发白就需要进行浇水,浇水时间应当在下午4点后进行。秧龄在30~35天时移栽,不建议栽大苗,移栽前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喷施秧苗,预防叶瘟病的发生。  2.3大田的栽培管理  红米移栽后要及时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红米早发。采用深水活棵、浅水分蘖的灌溉方式,确保秧苗早活棵、早发分蘖。同时要清理、配套田间沟,做到灌排适宜,促进红米移栽后的生长。  合理密植:合理密

6、植是确保优质高产的一项主要措施,红米秆比较高,不能过密的栽植,但栽培过稀会影响产量,所以必须调节栽插方式,即改为宽窄行或宽行窄株栽插,确保其优质高产。  肥管理:应采取攻头、保尾、控中间的“促控”相结合的原则。即基肥一定要施足,蘖肥看苗而施,适量施用硅肥,达到抗倒伏的作用。一般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复合肥25~30公斤作为底肥。  分蘖肥:在红米返青活棵后,及时追施促蘖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7.5公斤。在第一次追肥后7~10天,视大田分蘖的发生量及秧苗叶色的深浅变化,适量补施平衡肥或壮蘖肥,每亩施尿素3~4公斤。对基本茎蘖苗不足的以及机插、直播的田块

7、,适当多次增施分蘖肥。4  硅肥施用:红米施用硅肥能增强红米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改善株型,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叶面蒸腾失水,提高水分利用率。红米缺硅容易导致茎秆细长软弱,易倒伏和感染病害,前期缺硅会使红米成穗数减少,后期缺硅则小穗数减少,红米的优质高产将受到影响。施硅肥一般可增产10%以上,并能提高稻米品质,特别是在新改水田、冷浸田以及酸性土壤上,红米施用硅肥的效果更为明显。  3加强病害防治  3.1立枯病  立枯病主要变现为苗期有时幼芽变色,叶片打绺,最后枯死,蔓延趋势很快。立枯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苗床管理,控制幼苗徒长,培育壮秧,增

8、强植株抗病力,创造促进水稻根系发育的良好条件。药物防治:亩用50%敌克松75克加77%可杀得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