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榉栽培技术

红榉栽培技术

ID:42914326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红榉栽培技术_第1页
红榉栽培技术_第2页
红榉栽培技术_第3页
红榉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红榉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红棒栽培技术红^(Zclkovascrrata(Thunb.)Makino),乂名大叶桎、血枠等,属榆科樺树属落叶大乔木,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红枠主要分布于我国淮河及秦岭以南、氏江中下游各省,南至广东、广西,西至贵州及云南东南部,以湖南、浙江、江苏、安徽、湖北较多,垂直分布海拔8(X)m以卜。红枠木材光泽美丽,强韧硬重,耐水湿,材质优良,是珍贵的硬阔叶树种。因材红褐色,可代红木家具,为高级家具及装饰用材,在II木更被视作装饰材屮珍品,又因其抗弯、韧性、耐久性等均优,常用作神宫的柱材;红样树冠广阔,树形优美,病虫害少,叶色季和变化丰富,具有观赏价值,是

2、重要的园林风景树种;此外,红样茎皮纤维为人造棉、绳索的原料,且红禅皮能治头痛、热毒下痢、水肿等,红棒叶外敷能治火烂疮,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因此,红样可谓“全身是宝”,是长江屮下游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1、生物学特性和环境要求红棒一般树高25~35m,胸径达80cm,树皮灰褐色至深灰色,呈不规则的片状脱落。叶片厚纸质,长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稍偏斜,边缘具圆齿状单锯齿,侧脉7~15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常1〜3朵簇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或苞腋,雌花1〜3朵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雄花花被浅钟形,4~6裂,雌花花被小,4〜6裂,宿存,裂片覆瓦状排列:子

3、房无柄,歪斜,花柱短,柱头2,歪生。核果,几乎无梗,上部歪斜,直径2.5〜4mm,表面被柔毛,具宿存的花被。果实成熟期为10刀下旬至11J]上旬。红样适应性广,喜光,喜温暖气候及肥沃湿润的十壤,在微酸性、中性及钙质十、石灰性土壤上均可牛.长,常散生,或混牛于阔叶林中。在石灰岩山地多与青檀、黄檀等喜钙树种牛•长在一•起。忌积水地,也不耐干瘠。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抗病虫害能力强。深根性,侧根广展,抗风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寿命较长。2、主要优良品种简介冃前乃为选择优良散生母树采种造林,采种母树要求: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开阔美观,无病虫害和人为或机械损伤,开花

4、结实止常。3、造林选择根据红樺喜光、喜肥沃湿润土壤和在海拔800m以下山坡、谷地、溪边、裸岩缝隙处牛长良好的特性,应选择低山中下部,土层较深厚,腐殖质层在10cm左右,肥力小等以上的谷地、山脚和坡度在25。以下的山坡栽植。4、整地低山、丘陵造林地,采用处垦整地,规格为50cmx5()cmx50cm,如土壤板结,含石砾多,穴还可大些。缓坡地(15。以上),可釆用带垦整地,带宽1.2〜1.5m,深20cm,带面植树穴40cmx40cmx40cm,内低外高,呈反坡梯田状,两带间距离视情况而定,一般50cm。红榕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表编号立地因子适生条件1地貌低山、

5、丘陵2母岩母质红色粘土类、砂砾岩、板页岩、石灰岩3土壤类型红壤、山地黄壤4海拔高度(m)40~8005坡度1级、II级、III级6坡向无坡向7坡位中、下部、谷8腐殖质层厚度厚、中、薄9土壤号度厚、中10立地类型11、12、21、22、31、32、41、42、61、6211土壤质地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12土壤酸碱度(pll值)4~613极端瑕低温度(°C)-175、栽植红枠造林一般用一年生裸根壮苗造林,有病虫、无顶梢、弯曲、无明显主T•的苗概不上山,且于早春即2〜3月春梢萌发而进行定植。密度以1.5x(1.5〜2m)为宜,适当密植可克服红枠

6、幼期偏冠现彖。为提高成活率,宜选择下雨前麻造林,造林时应为阴天或无风晴天。对远途运输的苗木,定植前应将苗木的根系浸入80mg/LABT2号生根粉水溶液屮15min麻,再根蘸泥浆定植。栽植深度应适宜,不宜栽植过浅,并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程序栽植,深度比原土痕深2~3cm即可,回土呈馒头形。若造林吋阳光强、天气干燥、风大,此吋应将苗木新时放在阴湿的地方或树林中,并覆盖保湿物(如草或湿布等),充分保湿,待天气变阴、空气湿润、无风时再进行造林。也可用2~3年生的容器苗造林。红样壮苗应枝叶繁茂、色泽正常、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危害、无机械损伤并具有饱满的顶

7、芽。6、修枝、间伐红样为合轴分枝植物,发枝力强,梢部弯曲,顶部常不萌发,每年春季由梢部侧芽萌发3〜5个竞争枝,直干性不强,因此要坚持修枝,使枝下高达5m以上。修枝一般要持续8~10年。红样在10年内可进行一次卫牛伐,将虫害而无主干、歪斜弱小无培养前途的植株去掉,或萌芽更新,使之形成通直的树干,整齐的林相;15年生时町考虑间伐,间伐强度为40%左右;20年时应进行高强度间伐,再去掉50%左右;25年时正值主长高峰期,应再度间伐40%左右,以培养大径材。7、施肥根据立地条件不同,基肥及虽为:专用肥1.0~2.0kg/穴;一般每3〜5年进行一次追肥,追肥及量为

8、:专用肥2.0~3.0kg/穴。施肥方法是将肥料放入穴中,填入表土至穴深的一半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