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春风唤不回

不信春风唤不回

ID:31438319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不信春风唤不回_第1页
不信春风唤不回_第2页
不信春风唤不回_第3页
不信春风唤不回_第4页
不信春风唤不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信春风唤不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信春风唤不回  摘要: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只有在尊重孩子的成长意愿和内心真实需求的条件下,才会变得鲜活而有意义,才会产生民族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道德体验,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基于以上认识,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握山小学(以下简称“我校”)遵循事物阶梯式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小学生认知特点与情感态度,探索出“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树德立品”的“进益德育”三阶梯模式,从而在方法上避免了教育者一厢情愿的“注入”。  关键词:阶梯式发展;“进益德育”;模式;探索  阶梯式发展是事物发展之

2、普遍规律,表现出时间上的阶段性和空间上的台阶性特征。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指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我国教育专家程鸿勋教授提出的“阶梯觉悟原则”指出要在人的内心深处下功夫,让学生学会自觉发展,充分挖掘内在潜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使学生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人。我校的办学模式正是遵循阶梯式发展规律,围绕“山品教育”特色文化主题树立长远的办学目标,并结合实际来制订短期战略规划,随着时间的向前而呈现出一种向上的阶梯式跃迁的发展轨迹;而

3、“进益德育”育人理念,则是希望学生在品行上每天都有所渐进获益,跬步之积成就千里之路,在历练中不断进步并走向完善。  为此,我们遵循“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树德立品”7的阶梯式模式,最基础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由表入里,培养学生拥有阳光健康的心理,在此基础上树德立品,树立正面的道德观念,以品德的力量引领每个学生走得更远,向着人生之峰勇敢攀登。  一、第一阶梯为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

4、从小抓起,而且抓得越早效果越好。  1.规范在先明目标  我们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持续性,制订了相关的手册。学校围绕特色文化“山品教育”,制订编写了学生礼仪行为手册《山品明星,谦逊有礼》。手册以山的宽厚、坚韧、踏实、奉献等品格涵养学生品性,从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四方面层层递进深入,向学生提出了明确的礼仪行为要求,让学生养成礼仪习惯,从仪表、举止、谈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展示出“山品”的教养,展现出我校形象,修礼修身。手册以小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与学生个性发

5、展的要求,在生活和教育中逐渐完善而成。有了礼仪行为手册,学生就有了规范的目标,就知道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  2.开展活动促养成  我校以养成为主线,以训练为主导,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常规养成开始,以“六个一”活动为抓手,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活动,力图真正把行为规范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成为学生道德品质和精神需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  “六个一”,即一个微笑――每天给家人、邻居、老师、同学一个善意、阳光的微笑;一声问候――在每天的生活、学习中多用一声文明用语,主动关爱他人;一件家务

6、――每周至少清扫一次家门楼道,或给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脚,或给邻居一次帮助;一本好书――每月读一本好书,读一些好人故事,强化崇德向善向上价值取向;一项公益――每学期参加一项公益性活动,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一次小主人――对于低年级学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加入“文明小天使”活动,引导市民讲文明、守公德。  3.评价机制促内化  抓德育需要有向上的精神指引,要有明晰的制度、公平的环境,还要有激励的方法、公正的评价,激活每个人的热情,释放每个人的能量。我校采取的激励方法之一就是构建并实

7、施“山品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山品德育常规十项评比细则》《山品明星评选方案》《山品班级评选方案》《山品班主任评选方案》等,形成“学生―家长―教师”完善的系列评比机制,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评出“山品明星、山品小组、山品班级和山品教师”。每月评定“山品明星”“山品小组”;每两个月评一次“山品班级”。  我校还将少先队开展的重要活动“雏鹰争章”与“山品明星”评比活动相融合。开展“阅读章”“艺术章”“科技章”“体育章”等争章活动,以此作为山品评价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

8、着力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文明素养,通过不断地教育与训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习、生活。7  二、第二阶梯为心理健康  常言道,种树者需浇其根,种德者必灌其心。心理健康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进益德育”的第二阶梯,并通过以下方式达到阶梯式进益的目标。  1.创设符合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  就学生的成长而言,心理环境比物理环境更为重要。学校重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倡导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