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主智诗”的哲思色彩

卞之琳“主智诗”的哲思色彩

ID:31438902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卞之琳“主智诗”的哲思色彩_第1页
卞之琳“主智诗”的哲思色彩_第2页
卞之琳“主智诗”的哲思色彩_第3页
卞之琳“主智诗”的哲思色彩_第4页
卞之琳“主智诗”的哲思色彩_第5页
资源描述:

《卞之琳“主智诗”的哲思色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卞之琳“主智诗”的哲思色彩  摘要:卞之琳作为现代诗派的智性诗人,为中国的现代诗歌做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主智诗”文字冷隽深挚,节制理性,蕴含了许多哲学命理与意象,引人深思。卞之琳的“主智诗”哲思色彩浓厚,理趣充盈,彰显着中国诗歌自古以来“以诗言理”的品格。  关键词:卞之琳“主智诗”哲思哲学命理意象冷漠  论及现代诗派,我们不能回避卞之琳,他的“主智诗”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特殊的贡献。卞之琳的诗是冷漠节制的,他曾多次表达过:“我总喜欢表达我国旧说的‘意境’或者西方所说‘戏剧性处境’,这时期的极大多数诗里的‘我’也可以和‘你’或‘他’‘她’互换,当然要随整首诗的布局互换,互换得

2、合乎逻辑。”[1]“30年代早、中期我写诗较趋成熟以后,我更最忌滥情发泄,更最喜用非个人化手法设境构象。”[2]  一、“冷漠盖深挚”  金克木在1937年首次提出“新智慧诗”的概念,“以智慧为头脑极力避免感情的发泄,而追求智慧的凝聚”“新智慧诗”的特点就是“不使人动情而使人深思”[3]。卞之琳是“新智慧诗”的重要实践者。但无疑,在“诗言志、诗抒情”的传统下,他的创新和突破是一场冒险。正如卞之琳所说“非个人化设境构象”,将个人的情感压制直至成熟,表现为冷漠的文字,实质上却是深挚的思考。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到的“非个人化”理论(有时也翻译为“非人格化”或“非个性化”

3、7)是卞之琳“非个人化设境构象”的理论来源。艾略特秉持了反浪漫主义立场,认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4]基于这个立场,艾略特认为读者感兴趣的是作品中不朽的成熟的部分,而并非诗人的个性。卞之琳的“主智诗”,“智”与“诗”相得益彰,哲理蕴含在冷静的客观描写之中,也存在于冷漠的字里行间(这种冷漠是指感情压抑后的成熟)。很多诗都是刻意用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似“冷眼旁观”,没有“个人”的介入,呈现的就是客观化的世界。“茶馆老王懒得没开门,小周躲在屋檐下等候,隔了空洋车一排的檐溜,一把伞拖来了一个老人,早啊,今天还想卖烧饼?卖不了什么也得走走。”(

4、《苦雨》)《苦雨》中是对下层劳苦人民生活场景的描写,它将一个贫苦、无奈的世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唤起读者的同情及激起读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怨怒,而无论是同情还是不满和愤怒,也恰恰是诗人的情绪,只是他的文字太冷静了,让我们难以察觉背后涌动翻覆的情涛。“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寂寞》)“乡下小孩”在诗中是作为一个寂寞的影像出现的,从幼时到长大,时间有了延伸和变化,但寂寞的空间环境却一成不变,无论是“蝈蝈”还是“夜明表”都只是派遣寂寞的工具,诗中最具冷隽意味的

5、是:“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曾经排遣寂寞的“物”都有了陪伴――墓草,而人――“乡下的小孩”7却寂寞地死去。致使整首诗中没有一个字提到寂寞,但是整首诗都流动着寂寞的情思。冷隽的文字似乎是在告诫人们,无论怎样世事境迁,寂寞才是人生存的本质,摆脱不了的宿命。  二、绵密充盈的哲思  卞之琳是一个诗人,但他却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在作品中涵盖了许多哲学命题和相对命题。正因如此,他的诗充满智性的光辉,哲学气息绵密充盈,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哲学思辨的诗境  “独自在山坡上,小孩儿,我见你一边走一边唱,都厌了,随地捡一块小石头向山谷一投。说不定

6、有人,小孩儿,曾把你(也不爱也不憎)好玩地捡起,像一块小石头向尘世一投。”(《投》)原本只是孩童顽皮嬉戏的画面,但诗人显然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画面中,寄寓了关乎生命本原和生命意义的哲学宏旨。他把生命寓为一块“小石头”,“投”与“被投”的转化关系蕴涵着诗人自身对自然与人的生命的同一以及生命的无意义、无目的性的深沉追问,也融合着人被未知的力量安排,偶然之中带来了必然,空幻之中产生了神秘的哲学诗境。又如《无题?五》由“襟眼”这个不起眼的生活意象激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哲理的探索,“襟眼”在空着的时候能够答花示爱,正如世界空着,能“容你散步”“无之以为用”,无用为有用,流露出禅意的味

7、道。但这一首又像是一首爱情诗,却不同一般爱情诗,有强烈明快的激情、欢悦和感伤,它受到诗人精心的淘洗,存留了“有用”和“无用”的哲学思考。“隔江泥衔到你梁上,隔院泉挑到你怀里,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你想要研究交通史。昨夜付出一片轻喟,今朝收你两朵微笑,付一支镜花,收一轮水月……”(《无题?四》)这首诗更是有佛家“缘分”7的意味,任何一方事物总会通过巧妙的偶然与另一方事物发生关系。卞之琳的诗体悟的是宇宙世界的自然规律,感悟的是世间一切事物的相对性质,在一种恍然的诗境中升华出的是一种宇宙人生的哲学,然后组织文字,将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