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翼,温暖的心

天使之翼,温暖的心

ID:31439973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天使之翼,温暖的心_第1页
天使之翼,温暖的心_第2页
天使之翼,温暖的心_第3页
天使之翼,温暖的心_第4页
天使之翼,温暖的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使之翼,温暖的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使之翼,温暖的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新数据显示,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工具与广大手机用户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接近10亿;全国手机网民中通过3G/4G上网的比例为85.7%;中国人均月流量达到340.8MB。有人认为我们就这样被手机“绑架”了;有人认为手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有人认为手机不可缺,但不宜让它占用生活的主要空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若有着洁白双翼的天使没有了温暖的心灵,她是否会折翅?

2、若温暖的心灵没有了翅膀,我何以飞翔?  ――题记  不知从何时起,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标签。10亿手机用户的大数据,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均月流量……当黑夜来临,我们举目所及的是手机光洁屏幕映出的众生。悲悯者说科技带来了冷漠,“新新人类”说矫情不能阻挡科技的刀锋。  科技与温暖,真有如此隔阂吗?蛮荒时代,我们用心灵与篝火互相取暖;文明时代,我们因科技得以翱翔。科技于我们而言,正如天使的翅膀,本应纯洁美丽,但我们却不懂得使用。6  我们或因迷恋手机而忽视温暖,或因误解科技而过分守旧。若要有所改变,唯有注重科技,让心灵温暖,方能使人世充满芬芳。  我们需要温暖,因为人之情感是生活的蓓

3、蕾。对父母之恩情从诗经《蓼莪》中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开始便流淌了几千年;千古孝心从李密《陈情表》中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开始便传诵至今;师生相敬,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为佐证;同窗数载,青葱校园里“晚风拂柳笛声残”可证情谊。在或质朴或炙热的情感前,金属质感方会远去。那父母的羹汤,人师的谆谆教诲,知交的封封书信,莫不带来一股暖流。但我们总是习惯忽视真实,要知道,唯有这些真挚情感,方可诠释温暖的意义。  我们需要科技,因为时代的浪潮走向未来。自阿兰?图灵发明第一台图灵机以来,科技便不断发展。今天的微软、“苹果”,成了时代前沿弄潮儿,引领科技的航向。这些科技产品为人类带来了精

4、彩纷呈的体验和便捷的生活方式。科技产品无处不在,我们不能将社会的冷漠归咎于科技进步,科技的齿轮,亦不会因部分人的指责而缓下节拍。科技,是人类创造的,它本不想将冷漠带给这个世界。  因此,若要使二者相辅相成,唯有改变心灵。  没有科技的助力,温暖便无法多元发展。今日,已不是那“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时代,但谁说我们生日时别人暖心的网购礼品不曾传递温情?父母于故里,游子于天涯,若教会父母使用微信工具,儿女每日的一句轻声问候岂不胜于三月家书?与知交叙旧,我们不再“隔座送钩”“分曹射覆”6,但是在那趣味横生的手机应用中,也有着交流感情的媒介。时代发展着,我们温暖的传递方式也更多元化。我们若

5、能做到与时俱进,岂不更妙?  没有温暖的心,任何科技就会失去意义。若无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牵挂,再完美的通信也找不到它的终点站;若失去人间真情,再温暖的话语也唤不回失落在虚拟世界里的心。没有温暖的心灵,于是挚爱的亲人朋友渐渐无言,科技世界恍若凛冬。若我们心中有一团火,哪里不明亮呢?是的,我希望所有的“低头族”都能抬起头,仰望蓝色的天空,让科技的翅膀寻找温暖的心。  正如材料所述,中国手机用户日益增多,但我希望人人都能拾回温暖的心灵,给科技世界带来春风。  科技既已走进生活,我们便用心中的火焰点亮科技的星空。让我们插上科技的天使之翼,找到温暖世界的心。  初览此文题,是我所熟稔的材料

6、作文,材料为“事实数据,正反观点”的形式。此时离考试结束尚余55分钟,时间虽少,但我还是暗暗告诉自己要镇静。因为平日里有了充足的训练,我便开始有条不紊地按节奏审题。  首先是分析材料。手机与生活密不可分,数据是有力的证明,那么人们的观点是什么呢?我又如何能写出新意?我快速思考这些问题。  接着,细读材料,理清思路。手机引发了人们对科技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支持派和悲悯派成为两个阵营,矛盾的焦点在于科技时代人心的冷漠与传统人情之冲突,要化解矛盾只能改变人们的心灵。于是,我决定从“改变心灵”这一角度来入手写作。  到了思考文章架构这步,有三个主题需要我斟酌:如何改变心灵?是呼吁回归传

7、统,还是鼓励科技改良?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6  此时,我想起前些日子读过的一篇作文《铠甲存身利剑出鞘》,文中就特长与全才进行了论述,即没有特长的全才者并非成功者,没有全才的特长者亦不能很好地处世。于是,我豁然开朗,随即想到要从这种辩证的角度看待科技的助力和人情的温暖问题。  当然,辩证统一是较为圆滑的写法,只是,如何两者兼顾?是不是先写两者的重要性?两者又如何统一?  想清答案后,我在提纲中列出了行文顺序:首先是“我们需要……”,接着是“不可缺少……”,随后罗列事例。于是,我便形成初步提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