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训练点,有效落实“语用”

找准训练点,有效落实“语用”

ID:3144155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找准训练点,有效落实“语用”_第1页
找准训练点,有效落实“语用”_第2页
找准训练点,有效落实“语用”_第3页
找准训练点,有效落实“语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找准训练点,有效落实“语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找准训练点,有效落实“语用”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找准读写训练点,开展课堂练笔,做到读写结合,有效落实“语用”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点”;“语用”  一、把握学段目标  把握各个学段的“阅读”和“写作”目标,融会贯通,是找准读写训练点的理论依据。如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是体验感悟,自由表达,侧重有特点的段式训练。因此中年级的读写训练点要以此为导向。如在三年级下册《翠鸟》第一自然段教学时,我们可在学生读懂课文,

2、了解翠鸟外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并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进行片段训练。如可出示小白兔、小乌龟等图片,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并围绕“它长得真可爱呀!”这句话把小动物的外形写具体。这样的训练符合年级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扎实、有效。  二、立足单元训练  读写训练点的确立还应结合单元习作要求,把单元习作训练点作为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点,甚至还可以把单元习作训练点分散在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分项训练,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4  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有四篇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及习作要求是:选择家乡的一处风景

3、进行介绍,讲清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组课文是本单元习作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我便结合单元习作训练点,进行读写训练,引导他们经历了一个观察体验的过程。  在教学《荷花》时,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叶圣陶先生抓住荷花的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并感受叶圣陶先生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巧妙──运用拟人、比喻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结合文本,我布置学生观察春天校园有代表性的一处景物,并填写观察表,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在教学《珍珠泉》时,我引导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说出春天校园的特点。在习作课上,让学生把校园春色写下来。  这样,就将一次习作设计成

4、了“观察记录――筛选素材――下笔成文”的亲身体验过程,有了亲身体验,学生下笔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情可抒,习作训练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可见,单元习作教学的目标不是仅仅在习作课上进行落实,还要巧妙地与单元阅读教学进行整合。  三、挖掘文本秘妙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1.关注言语形式  阅读教学要做到内容与形式并重,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关注语言表达的形

5、式,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所谓“得意不忘言”“言意两兼得”。4  如《花钟》第一自然段,同样是写花开,作者却用了九种不同的写法。为了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特点,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花开的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孩子们在思考中发现,因为花开的时间、花的颜色、形状、花期的长短不同,所以作者才有了“从梦中醒来”“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含笑一现”等富有情趣的表达。接着,我在屏幕出示各种花的图片,让学生仿照文中的语言,说说自己喜欢的花是怎样开放的。孩子们兴趣盎然,很投入地练习起来。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燃起了智慧的火花,学会了运用拟人这一富有情趣的表达方式。如“迎春花在春天吹起了金黄的小喇叭。”“

6、夏天,荷花绽开了粉红的笑脸。”“菊花烫了金秋最时尚的发型。”“玫瑰像犯了错的孩子,羞红了脸,低着头。”学生在学习、领悟、实践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言语形式的魅力。  2.聚焦精妙语言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文质兼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范性。在阅读教学中,应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  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的“冒出来”用词十分准确,于是,我就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替换,体会“冒出来”一词的巧妙之处。我是这样设计的:“冒出来”

7、是什么意思?可以换其它词吗?为什么作者不用“生出来”、“长出来”、“钻出来”而用“冒出来”?孩子们通过“冒出来”一词感受到荷花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同时在言语实践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4  3.填补文本空白  文章处处是精彩,空白也无处不在。这些文本空白使文章意蕴深刻,令人回味,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表达的沃土。  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教学中,因为大多数孩子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所以在品读“院里鸡觅食”这个画面时,我巧用留白,引导学生想象母鸡带领小鸡觅食的情景,感受乡下人家鸡群和谐、幸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