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教育视角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过度教育视角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ID:3144540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过度教育视角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过度教育视角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过度教育视角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过度教育视角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4页
过度教育视角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度教育视角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过度教育视角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教育大众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挑战,就业不公平问题也日益严峻。本文从过度教育视角下,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点、过程以及结果等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完善信息交流平台、改革教育体制、鼓励创业、注重人文关怀、建设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队伍五个方面的措施,为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公平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过度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公平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49-01  1引言  教育大众化以来,随着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高校

2、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高校毕业生毕业率激增的同时面临新的就业挑战,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公平问题,提出合理的有效的解决对策,不仅有利于保护大学生的就业利益,更有利于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5  学者们都从不同角度对就业公平进行探讨,但是从过度教育视角下,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公平问题的还得不到很好的强调。美国学者R?Freeman[1]认为自19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收益率之所以会下降是因为过度教育,即教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本文根据过度教育与就业公平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分布的不均

3、衡性、资格的螺旋上升、新失业群体的出现、性别差异导致就业不公平等因素,分析过度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过度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影响  2.1社会分布的不均衡性  过度教育的实质是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问题,由于高校毕业生在家庭背景、经济实力、个人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呈现出社会分布的不均衡性。社会分布的不均衡性是过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2]。根据北京某大学调查结果显示,父亲的职业差异跟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存在很大关系。父亲的社会阶层也与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有呈正相关的关系。即家庭背景愈优越,毕业生的工作落实

4、率与起薪点就愈高[3]。究其根本,社会分布的不均衡性背后隐藏的是是教育资源获得、就业信息资源来源、人脉通达关系等方面的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这些隐性资源分布的差异潜在的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获取的不公平,造成家庭背景好、经济实力强、个人受教育水平高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起点上明显的优越于贫困子弟、学历水平低的高校毕业生,影响就业起点的不公平。  2.2资格的螺旋上升  “资格螺旋上升”就是指过去只要求持初等从业资格证从事的工作,如今要求持高级从业资格证或更高的专业要求。过去要求本科生就可以具备报考的条件的职称,现在提高至硕士甚至博士水平。这种“资格

5、的螺旋上升”5将加剧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导致毕业生产生错误的就业信号:证书越多等级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中得到的好工作的机会就越大。这样的错误信号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高校在校生出现盲目的“考证热”,夺取了其他岗位人员的从业资格,造成“无证者”或“少证者”就业的起点的不公平。另一方面是“多证者”或者是高能力的毕业生若从事于低技术要求或者无技术要求的岗位,浪费人力资源提高了人力资本造成就业结果的不公平。  2.3新失业群体的出现  “新失业群体”是指“因教育过度导致在文凭竞争中失败,处于相同的社会地位,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大学毕业生

6、,最终成为知识失业者的这一非正式群体”[4]。这种“新失业群体”是同等条件下高校毕业生相对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它的出现导致高级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屈尊”到低职能技术岗位就业。“新失业群体”的出现,反映了学校的教育供给大于社会市场的需求,从而产生的多人谋求同一岗位的现象,逼迫应聘者“屈尊”甚至是放弃对口岗位的求职,潜在表现出过度教育带来的教育的供给不符合市场的需要,使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选择过程中产生不公平的现象。  2.4性别差异导致就业不公平5  为了逃避就业的高峰期,近年来出现了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分别加入考研、考博的队伍中。由于就业

7、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毕业后就业市场的格局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例如原来拥有较好的就业前景的工作也随着就业的饱和度而减少招聘岗位或提高应聘条件。在这点上突出体现的是女大学生的过度教育。在当今女大学生就业中,由于女大学生的自身的生理特点、身体特点等原因,使得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诸多的不公平。例如,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明确规定不招聘女生或者只招聘个别女生。面对同一的岗位拥有同样的条件的男女生,用人单位一般会选择男生。  3过度教育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公平问题的解决策略探讨  如何在过度教育的背景下,使得毕业生就业更加公平合理,笔者提出以下建

8、议:  3.1构建完善的就业市场的信息服务系统  定期、及时收集并发布有效的企业招聘职业信息,筛选相应的对口专业、对应学历等符合的条件,完善网上的岗位介绍信息,以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