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上“活”体育模拟课

试论如何上“活”体育模拟课

ID:31446494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试论如何上“活”体育模拟课_第1页
试论如何上“活”体育模拟课_第2页
试论如何上“活”体育模拟课_第3页
试论如何上“活”体育模拟课_第4页
试论如何上“活”体育模拟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如何上“活”体育模拟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如何上“活”体育模拟课  摘要: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对参与区骨干评比中几位教师在模拟上课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结合作者自己对模拟上课的解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旨在为参与模拟上课的选手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模拟上课;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01  模拟上课,是一种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模式。在笔者所观摩或参与的多次教学比赛中,由于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导致部分模拟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教学流于形式,模拟上课有的变成了说课,有的则成了教师的

2、独角戏,这样的课堂,如何引得评委的好感,如何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呢?本文以宁波市北仑区骨干教师评比为例,通过对部分上课教师教学过程的分析,结合笔者对模拟上课的理解,提出了让模拟课堂真正“活起来”的几点见解。  1妥当处理教材  1.1深度解读教材  处理教材时要清楚地知道所教的教材需要安排几个课时,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任务,明确了以上单元设计的特点后的教学设计才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更好地驾驭课堂。如这次模拟上课小学组的内容――7《后滚翻成跪坐---跪跳起》,仅仅给参评教师一个题目,没有给出水平几、几年级等信息,这个时候的参评者若不熟悉教材,将内容安排到水平三,那么在内容的安排

3、上就已经失分了。  1.2科学合理安排教材  案例一:这次骨干评比小学组的教材《后滚翻成跪坐---跪跳起》,A教师将后滚翻定为复习内容,跪跳起定为新授内容,先用七成的时间练习新授内容,再用两成的时间安排复习,最后一成的时间完成组合练习,这样的安排,很显然比较科学合理。B教师恰恰相反,把后滚翻定为新授内容,跪跳起定为复习内容,同样得到了评委的认可。C教师呢,则将两种内容都定为新授内容进行安排,各安排了百分之四十五的时间进行练习,最后百分之十组合,效果如何呢?可想而知,一堂课安排两个难度较大的技巧内容进行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评委们的青睐。  案例二

4、:初中组的教材《足球脚背运球过人》,A教师将脚背运球过人定为新授内容进行教学,试问,第一节课就让学生完成运球过人,这是很不合理的,这样的课堂预设,怎么可能得到评委的认可呢?而B教师则将本次课定位为第三课时,在学生能较熟练完成脚背运球的前提下完成过人动作,这样的安排具有可操作性,同样也得到了评委的认同。  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材内容是水平几、几年级的教材;其次要明确主教材是什么,副教材又是什么;最后要明确教材内容是单元的第几课时。明确这三点,在教材处理时必然会得心应手。  2用心融入课堂7  由于模拟上课没有学生的参与,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

5、是否融入课堂,必然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决定教师是否融入课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语言  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在模拟上课中,没有了学生的参与,教师的语言表达至关重要,假设一堂课中教师语言表达始终如一,平淡如水,那自然就缺乏了激情与活力,也便无法赢得评委的好感。再假设课中教师语言抑扬顿挫,诙谐幽默,那这样的课堂自然就“活”了。同样,教师若能合理运用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势必会使得课堂更有生气,教学过程也必然更加形象生动。  2.2眼神  浙江省教研员余老师曾经说过,模拟上课中与评委的眼神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要把评委当成上课的学生,要时不时地用

6、眼神与他们交流,而不是逃避。比如在这次评比中,小学组的A教师在比赛中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B教师呢,总是逃避着评委,这在印象分上就打折扣了。  2.3表情  教师要入戏的主要呈现形式便是表情,教学中若教师始终面带微笑,收放自如,而不是紧张死板,面无表情,这样的状态,自然会有不错的结果。  语言、眼神和表情在模拟上课中缺一不可,唯有当上课教师真正把握好这三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塑造一个无生胜有生的模拟课堂。  3丰富组织队形7  没有学生怎么让队形变化?这就更需要平时的积累,如果平时的课中没有很好地关注队列队形的变化,那么临时抱佛脚必定不如意。只有当整个课堂的流程在脑海中清

7、晰呈现的状态下,才能得心应手地去实施队伍的合理变化与调动,否则即便有调动,也不会那么自然顺畅。同样,一堂没有队伍调动的课堂,也会缺乏几分生机,课堂自然显得沉闷。  因此,队伍的调动以及队形的变化在模拟上课中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甚至还有着画龙点睛的韵味。  4巧用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在常态课中呈现得比较多,那么如何在模拟课堂中出现呢。笔者认为,需要结合教师的预设以及精确的讲解来做到这一点,在这次评比课中,有两位教师分层教学就设计地非常到位。  案例三:小学组A教师让学生练习从两层垫子跪跳下后,要求学生将两层垫子变成一层垫子,从一层垫子跪跳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