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ID:31447165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0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_第1页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_第2页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1―0107―01  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参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技术,准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整合教学的本质,以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从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2、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口头表述来组织教学,内容单一,方法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观察、探究,从而有所发现,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一课,笔者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以下内容:在我国,人们称它为勾股定理或商高定理;在欧洲,人们称它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人们发现早在毕达哥拉斯以前一千多年,我国人就已经知道这个定理。这样教学,学生不仅了解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

3、并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3  二、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注重讲解,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学生常常难以深刻理解数学中一些抽象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比如,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初三阶段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能熟练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笔者先让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和步骤在草稿纸上画出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之后再利用几何画板将参数a,b,c输入1,2,3,将电脑上所得的函数

4、图象与学生自己所画的图象进行比较,进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然,本节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并不是画函数图象,而是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笔者在“操作类动作按扭运动参数的属性”对话框中,将参数a变化由“1到-1”,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不同的变化。这样,学生便能清晰直观并迅速地观察出函数图象的不同变化。“参数h变化和参数k变化,图象分别会怎样变化?”笔者将这一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与总结。以上教学进程,直观而自然,并不需要由教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性质的印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

5、刻得多。  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能有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大量知识的获取、生成和巩固,以及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时,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日食现象,由此引入课题。再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操作“两圆运动”,探究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深化了学生的认知。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  新课程标准

6、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建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能在实践中发现数学规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是超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模拟技术,可以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运动图形或数据用计算机处理,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从而易于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其实,它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7、总之,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更新观念,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工作者,身处教育教学法改革的前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接受挑战,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模型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  编辑:谢颖丽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