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

ID:31447626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  摘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和解疑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给学生质疑的时间,采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关键词:质疑解疑启发  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要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注重培养学生质疑和解疑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变被动为主动,不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探求知识,并在解

2、决疑难问题中获得知识,从而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和解疑能力。  一、引导学生会质疑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的火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就必须由师“发问”逐步过渡到学生“会问”,这种质疑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有目的地培养。5  1.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孩子的自尊心极强,特别是中差生有自卑心理,总担心问得太简单或是问错了被老师、同学笑,结果造成怕问的心理障碍,有疑也不敢问,课堂上总处于观

3、望状态。因此,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为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不“唯我独尊”。放下教师的架子,让学生问、学生考,与学生一道研究、讨论。这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质疑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对于学生的疑只要有一点可以肯定,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并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及教学目标的关联程序,分别加以应用指导。有的即时请学生帮助解答;有的自己告诉学生,有的则作为深入学习课文的“路标”,诱导学生抓疑问熟读精思,分析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得到老师的首肯、

4、采用,学生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提问的热情也就更大了。至于那些提出幼稚可笑或无关紧要问题的个别学生,教师仍应对于他们报以微笑,在肯定发言积极的同时委婉地告诉他:“这个问题与本课的学习关系不紧,我们下课再讨论,好吗?”这样既保护了问者的热情,又不至于挫伤其积极性,这样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怕问的心理障碍就能逐步消除。  2.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有了质疑的热情并不代表就能提出好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教师必须重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1)从课题发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5、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中关键词提出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个课文时,可以质疑爬山虎是植物为什么会有脚?它的脚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怎么爬的?(2)矛盾处质疑。课文中常出现有些地方看似矛盾,可又合情合理,值得琢磨。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5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烧死。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这时可引导学生质疑:“不忍看”与“忍不住不看”不是互相矛盾吗?”为什么“我不忍朝他那儿看”“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这样

6、就训练:学生会抓住中心,从课文看似矛盾的地方发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3)用语上质疑。阅读时对作者运用语言进行质疑,可以更好体会文章遣词用句的精妙之外,提高学生感受语言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太阳》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温度很高,……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学完可以质疑:为什么用“估计”去掉这个词行吗?为什么?从这里可以学会什么?(4)标点处质疑。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省略号、引号、叹号的使用,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发问的地方。例如《鸟的天堂》一文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阅读时可以发

7、问:同样是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地方加引号,第二处却不用?它们表示的意思有何不同?句未运用感叹号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还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让学生有时间“疑”,有时间“问”。在阅读教学中我不仅在检查预习、讲读课文的环节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而且每讲一节课后都尽量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质疑,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谋略布局为主教材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上完课文之后,可给学生一些时间发问,这时就有学生问:“斧头”仅仅是斧头吗?还代表着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8、。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为学生创造质疑机会,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启发学生主动释疑5  学生学会了质疑,促进了思维,但质疑本身并不是目的,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释疑才是目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释疑呢?方法多种多样,我主要采用以下做法:  1.读议释疑。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读一读,议一议释疑。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这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为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