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写作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ID:3145011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小学生写作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生写作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生写作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生写作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写作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写作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在《蔡元培教育文选》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对审美教育的高度概括,可以说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动手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实质就一种情感教育,它带有非功利性特征,主要是以美的形象来感染人,以真情实感来打动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教育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和强迫的特点,是学生自觉接受的一种教育。正因为如此,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深

2、远而持久,真实而令学生终身难忘。那么在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学生的写作是学生对自己周围事物经过观察和思考后的文字呈现;作文既是学生对周围事情的再现,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认识情感和思考;往往学生选取了哪些人和事,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发表什么言论,是受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的。反之,透过学生的作文,也能体现出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比如有位同学在写《我最喜欢的职业》时,提到农民整天风里来雨里去,干着又脏又累的活,衣衫褴褛;生活习惯也不好,说话土里土气,没有见识等等。透过文字,不难

3、看出他对“农民”4这一职业的不屑,瞧不起。教师遇到过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教师就应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明白:农民的确有你所观察到的诸如此类的特点,但你仅仅看到了“农民”这一职业的表面特征,有些内在的美好品质你还没有注意到,比如农民劳作时的吃苦耐劳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农民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基石,如果没有“农民”这一社会大军,整个社会也会陷入瘫痪之中,你难道不为他们不为名和利所动的精神感动吗?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逐渐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擦亮了学生发现美的眼

4、睛,学生就会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以审美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以发现美的头脑来选取事物,以创造美的激情投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师在平时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是我国对全体公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人们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尤其是心智尚处于萌芽状态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更应该强调“五讲四美”教育。这既是我们塑造人的性格,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美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开

5、展“五讲四美”活动时,可组织学生在作文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主题讨论,比如讨论的主题是“你认为谁是我们周围最美的人?”――通过讨论,赞扬了班上心灵美、行为美的同学,纠正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美的错误认识,学生加深了对美的内涵的理解――原来,“美就是生活”,“美就在劳动创造中”,“美”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件小事中,体现在我们一言一行、4一举一动中。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进行筛选、加工、整理,选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人,并通过塑造典型事例突出人物“为什么美”的原因。这样一来,教师就将学生习作训练与培

6、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重视美育的常规训练  美育的实践性很强,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审美实践教育。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能在作文中刻画出美的人和事,美的情和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能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出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内心世界和外表行为得到美的统一。例如,虽然学生在作文中尽是一些“您好”,“谢谢”,“对不起”等心灵美的礼貌用语,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没有表现出来,或者学生根本就还没有养成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反复教导,使

7、之成为学生发自肺腑的日常习惯用语,让校园内处处都是文明之声。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时时教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包括学生的衣着要整齐、清洁、大方、朴素,并非要求衣着华丽、高档;要让学生知道,披着衣衫,不系纽扣,吹着口哨在校园内行走,都是不美的表现;学生蓬头垢面,理发不勤,指甲不剪,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也是卫生习惯不美的表现;学生不爱护课本,在书上乱涂乱画,作业书写得不整齐、不规范;在楼道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更是不注重环境美的表现等等。通过作文课堂中的养成教育,作文教学既要成为促使学生认识美,发展美的阵地,也要使其成为学生查找自身不美,

8、不断纠正自身缺点,不断向美的终点奋进的不竭动力源泉。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规划课题“4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