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

ID:3145057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_第1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_第2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_第3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_第4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  摘要:如何有效地布置历史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以适应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主要方法有联系实际法、关注时事法、口述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关键词:作业设计;基本技能;探究性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而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材、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方面,而传统的作业观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为了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作业的变化与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历史开放性强,涉及

2、范围广,对作业的设计更应该加紧改革的步伐。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历史常常被视为一门“副”课,所布置的作业更是得不到学生积极的响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适应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以下是我的一点见解。  一、作业设计有助于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作业设计强调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我们基本的落脚点在于能够反映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而进行创造活动的知识上。从知识掌握程度来讲,这是为今后学习提供一个基本的起点。依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理论

3、,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和陈叙性知识,前者指做什么,后者是怎么做。在“词汇项目题”5中,通过简述两个历史名词,巩固陈述性知识;接着,要求以固定格式再回答两个历史名词。这里反映了陈述性知识开始向陈叙性知识转化。例如,有一道关于中国人类起源的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可以对原始人群生活的时间、地点、名称等的思考,从而引出劳动创造人之说。  二、作业设计有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发生了变化,从

4、重学习结果转向重学习过程。在“解决问题的作业”中,作者可以提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感受历史的继承性和趋向性,使学生在学习训练中领悟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性和史学本身的感染力。如在讲隋朝大运河时,可以联系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通过对隋大运河“3+4+5+6=1”趣味数学的提问,学生很快掌握了隋大运河的有关知识。这里的探究体现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注重了学生对问题自主分析能力和对知识再生、再创性能力的培养;渗透了对学生历史情感、历史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作业设计有助

5、于渗透情感体验  新课程目标提到并且强调了责任感和使命感问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对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以及随之而起的崇高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应该是“润物无声”5,如盐入汤中,有味而无形。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这是非常好的教材。爱国主义的教育,如中国古代抗击外国侵略的戚继光、郑成功,中国近代抗击外国侵略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英雄的事迹都可以在课堂上利用问题的形式提出,并加深学生情感的教育。  四、作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历史思维  1.历史学科的思维  即表

6、现为阐述历史的一般性思维方法,进一步则为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和评价的逻辑思维;更进一层表现为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即“鉴往知来”的功能。创新思维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表现为学生能采用历史上人们从来没有采用的方法解决教学或生活中的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灵魂。”有效的作业设计的最佳表现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和操守,对当今的你有何启示?假如你是抗战时期的青年学生,你会怎样支持抗日等,都是有创新思维的因素在内。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更加

7、深化,还能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  2.设计口述型作业,让学生多“说”  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或不同表达,教师都要加以重视,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说的内容中挖掘其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  例如,学完辽、宋、夏、金、元这段历史后,可设计出:中华文明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民族。”请你举例说明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这样的口述型作业,也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作业题,答

8、案与内容相当丰富,体现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5的精神,学生可以任意说出一个历代少数民族杰出人物的功绩,并结合史实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设计手工型作业,让学生多“动手”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对于历史这门新的学科,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有些兴趣的,因此,在七年级时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如彩陶制作,让学生利用假期,用陶泥、面粉、橡皮泥等原料,模仿远古的人类制作他们的生活用具,加深学生对于远古人类生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