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语文导学案设计

浅谈新课改语文导学案设计

ID:3145061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新课改语文导学案设计_第1页
浅谈新课改语文导学案设计_第2页
浅谈新课改语文导学案设计_第3页
浅谈新课改语文导学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语文导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改语文导学案设计  摘要:导学案就是需要老师设计一种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通过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导学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87-01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学校在教学中推行“导学案”辅助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导学案就是需要老师设计一种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通过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2、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逐步由被动转向主动。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设计导学案,用导学案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下面,就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的导学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1落实组内集体备课,注重发挥集体智慧4  编写导学案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上好一节课最基本的准备工作。需要发挥每一位教师聪明才智,创造性的工作。备课充分了,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有条有理,保质保量达成教学目标。一份优质的导学案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周我们组要进行一次教研,重点是组内导学案专题备课,要围绕解决如下具体问题进行:(1)

3、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2)针对具体内容确立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确;(3)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4)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设计合作探究的具体活动;(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6、教师在哪些关节点上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2语文导学案设计的环节  以教师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基础,从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分别设计下几个环节:  2.1前置自学  唤起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学生所学新知的需要,设置一定的相关已经学过的旧知、回忆

4、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情景。要注意学生做后找出规律和方法,为学习新知奠定迁移的基础。如设计的内容可以是:一读,标自然段,了解大意;二读,圈画好词佳句;三读,概括课文要内容,把握中心;四读,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2.2解读课题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从课题入手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是单独采用一种方法,有时候是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如果用得好,无疑能起“于无声处听惊雷”4

5、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学习课文的线索,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3朗读热身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组织学生朗读时,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见情,披文入情,引导学生对那些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细细思考、品味赏析,再由文及意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把握作者的感情脉博,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效应,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4积累运用  主要是展示学生的好词佳句的积累及运用等。词汇的认识和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

6、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词语的认识和积累,语文教学根本无从谈起。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在小学六年的学习和积累,在词汇的认识、理解和扩大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他们才能进一步学习。  2.5品悟文本  这一过程就是学生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结构化阅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深度阅读,对教材的层次、结构进行全面疏理,理清教材呈现的概念性问题(是什么),原理性问题(为什么),训练性问题(怎么办),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会提炼生成性问题。阅读阶段,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指导学生运用“读、思、划、

7、查、写、记、练”4等方法进行结构化阅读。第二步,让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梳理出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和训练性问题。第三步,指导学生明确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和自身阅读存在的问题。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学科,包含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阅读。  2.6疑难解惑  学生课前预习自学或小组共同学习,除了能明白一些知识外,还会产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学生个人、小组汇集,划分出共性和个性问题,任课教师及时掌握,以便确定课堂学习的重点,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完成了上述目标后,在精讲环节才能使学生参与、发言、思考、总结、整理等,老师才能追问、点拨、解释、总结、整理等。多练

8、环节,通过有层次习题的训练,总结运用的知识点、方法、规律、关键等,才能实现当堂检测环节的直接会做课本上的习题。  2.7拓展延伸  这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