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透镜复习学案(无答案)

中考物理 透镜复习学案(无答案)

ID:31473886

大小:7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1

中考物理 透镜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1页
中考物理 透镜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2页
中考物理 透镜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 透镜复习学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透镜一、典型例题评讲及相关知识整理例1: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链接考点:(一)透镜整理:(1)中间  ,边缘  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称为凹透镜。例如近是一个凹透镜

2、;而是一个凸透镜。(2)光心: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  ,这个点叫光心。(3)焦点:①凸透镜焦点:  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实焦点)。(4)焦距:  到透镜  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5)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因此凸透镜又称为  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因此凹透镜又称为  透镜例2.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装置如图2所示。请你根据所学回答。(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

3、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2)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高度(“三心同高”)。调节“三心同高”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3)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4)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

4、镜”)。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5)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镜。链接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整理: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是

5、在________处,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是在________处;像距、物距、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正倒大小虚实应用u>2fu=2f-----------f

6、)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________作

7、用(选填“会聚”或“发散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链接考点:(三)眼睛和眼镜整理:近视眼看不清的物体,他的成因是晶状体太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在________前。矫正的方法是在眼睛前配戴一个_____

8、透镜眼镜。远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可在眼睛前配戴一个________透镜眼镜来矫正。二、课堂巩固1、请在右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2.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