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 轻松撷取智慧花

不畏浮云遮望眼 轻松撷取智慧花

ID:31487525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不畏浮云遮望眼 轻松撷取智慧花_第1页
不畏浮云遮望眼 轻松撷取智慧花_第2页
不畏浮云遮望眼 轻松撷取智慧花_第3页
不畏浮云遮望眼 轻松撷取智慧花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畏浮云遮望眼 轻松撷取智慧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畏浮云遮望眼轻松撷取智慧花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由于课时的限制,审题立意和素材积累是个难点。如果以课文作为平时审题立意训练的素材来源,并且将课文内的人物、事件作为日常素材积累起来,就能轻松解决学生写作文时立意难,素材少的问题。  关键词:课文;多角度思维;审题立意;素材积累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对议论文的审题立意及素材积累是个难点。由于学生的接触面小,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等原因,对这两方面的理解总是不够透彻。而教师囿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也很难面面俱到地为学生寻找课外素材来经常做单项训练,但这一点我们恰恰可以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2、弥补回来。我们可以以具体的文章为例,多思善想,从中多方面总结立论的角度。同时,还可以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按人物积累经典素材,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把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常态化,又可以增加素材积累,可谓一举多得。  一、以课文为题训练多角度审题立意4  在实践中我发现,以课文为例来训练作文立意比起给学生一则陌生的素材要容易得多。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学过的课文,首先心中非常熟悉故事的前因后果,这样不会给他理解素材造成困难。其次,在学过的基础上稍作引导,学生就可以有话可说。例如,我在《游褒禅山记》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以课文本身为素材,从多角度总结立意。首先,我提示学生,这篇

3、课文作者主要告诉了我们“志、力、物”三者的关系,将他们和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观点?学生在思考后很快就回答出从“志”的角度考虑,作者在游洞时提到“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中可以总结出人的一生要有理想有追求,即有志向;从“力”的角度考虑,作者及友人们虽然有了理想追求,但是没能游得最美的景色,所以总结出人的一生对理想的追求要坚持,有毅力,还得具备一定的体力;从“物”的角度考虑,对于理想的追求仅仅依靠志向和毅力还是不够的,当我们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还需要借助外力,所以总结出要学会借助外物,帮助我们事半功倍地实现  理想。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从课文主

4、旨以及其他角度,学生总结出来的立意越来越多,比如:从“深思、慎取”的角度考虑,可以总结出我们做事不要轻信前人,要相信自己;从作者听信别人的话而草率出洞遗憾不已,可以总结出我们做事不要盲目从众,随波逐流;从作者游玩之后,写下这篇文章来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总结出人要时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一篇课文常常包含多个人物,多起事件,每个人,每件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审题立意的角度。只要我们拭去课文之上的那层“浮云”,打开自己的思维多角度思考,智慧之花遍地都是。  二、以课文为源积累常用素材4  除了审题立意这一难点,在我们的作文课教学上另一大难点就是素材的

5、积累。由于学生接触面较窄,积累课外素材就显得比较吃力,到了运用素材时往往就显得捉襟见肘。可是我们的课文,除了可以进行多角度立意外,它也是一座素材的宝库。因为课文中选取的人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就是素材的最好来源。还是以《游褒禅山记》为例,从课文内容主旨方面看,游洞需要“志、力、物”这三方面的配合,这正好符合“追求与理想”“善于借助外物”“坚持”等话题;作者盲目出洞后悔不已,正符合“不要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凡事要相信自己”这样的话题;就这篇文章整体来看,是作者的一篇游记反思,正好用来证明“人要善于反思自我”这样的话题。再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两鬓斑白

6、的烛之武,他在说秦之前并没有被重用,有着怀才不遇的怨愤,但在郑国危难之时,怀着对郑国最朴素的爱,挺身而出,只身前往秦国,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这正是“爱国”“机遇与选择”等话题的最好证明。《鸿门宴》中项羽不听亚父之言,不从亚父之计,意气用事,放虎归山葬送了楚国的大好局势,这符合“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的主题;刘邦听从了张良的计策,采纳了樊哙的建议,依靠众人的力量走向成功,也很符合“知人善任”“团队的力量”这样的主题。  由此看来,我们的课文是一座能量巨大的金矿,我们常常在远处苦苦地寻觅财宝,却忘记了我们身边这座宝藏。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

7、睛。”在写作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少可训练、可积累的素材,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它们的存在。所以,只要我们巧妙利用这些资源,不要让“浮云”遮住我们的双眼,我们就能轻轻松松撷取身边的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4  [1]刘财德.高中语文参与式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曾娟.着眼于写作过程指导的中学作文教学实践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