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

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

ID:31488458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_第1页
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_第2页
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_第3页
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  从小重视阅读的我,从孩子出生不久我就坚持为他读故事,不论是从孩子的年龄还是孩子喜好等纬度,总会给孩子选到合适的书。在暖暖的灯光下,我读书给他听,一页一页一本一本。但从孩子上小学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独立阅读,因为我知道上小学后,孩子会开始识字,也会在学校里读课文,要有自己独立阅读的习惯。尽管只要孩子愿意,我依然愿意读给他听,但是现在刚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早已经可以独立阅读,而且还愿意读书给我听,我们俩经常你一本我一本地读书,而且还会交流书中的内容,在这其中,我都用了些什么

2、样的方式方法呢,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出来。  选合适的图书是孩子独立阅读的关键4  记得儿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那会,从开学后学习拼音到认字,几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了让孩子有能力很有自信地完成独立阅读。我最开始时特意选择了一些简单的绘本,这里的简单不仅指的是书的内容和情节,更多的是一些常频词的出现。记得我当时又重新把我孩子小时候经常读的《我爸爸》《我妈妈》《小蓝和小黄》等绘本找了出来,让他自己阅读,这样的绘本,对于他的阅读理解来说相对容易,文本不会太长,重复字又比较多。除了极个别的字,对于一年级的他来说

3、,可能不太认识,但是他可以边猜边问地读完整个故事,在他读给我听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很开心,而且还特别兴奋地告诉我说:妈妈,我也可以讲故事了。我也鼓励他说:你看,妈妈告诉你了,虽然之前你爱听妈妈讲,当然,只要你愿意,妈妈也会一直给你讲的。但是,妈妈相信你自己有一天是可以自己阅读的,而且不仅是只读图还会阅读大量的文字。在阅读中,他不认识的字,我会鼓励他先猜猜,有时他会依据字的半边来猜,有时可以猜得对,有时就猜不对,比如在猜“青”和“清”“睛”时,有时对,有时不对,没有猜对的时候,我会再给他讲讲是为什么。

4、同时,不会的字,我会教他标上的拼音。这样一来二去,他最大的兴趣在于他认为自己可以认识了很多字,很有成就感,而且在他给我读书时,他特别的骄傲自豪。在孩子找到自己独立阅读的自信后,我开始为孩子选择一些桥梁书。顾名思义,桥梁书是孩子走向独立阅读的桥梁,是引导孩子从图画书阅读迈入文字阅读的书,它比图画书稍微多一些文字,比文字书却又多了许多插图。桥梁书以中低年级小学生看得懂的文字写作,从日常生活、大自然和想象世界里取材,以趣味的情节、趣味的图画,吸引孩子品味文字阅读的乐趣。桥梁书每句话的字数,也参考了各年龄

5、段的认读字单来使用文字,从五千字一本的短篇开始,延伸至上万字的读本,让孩子循序渐进地体会“读完一本书”的成就感。在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几套我家孩子喜欢的桥梁书:《青蛙和蟾蜍》《神奇的校车》《劳拉的星星》《小猪梅西》等系列绘本。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引导孩子由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而现在三年级的儿子,已经开始阅读幼儿文学了,他现在最喜欢的是罗尔德.达尔的《小乔治的神奇魔药》。  在孩子走向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赞赏孩子  从与孩子亲子共读到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鼓励并赞赏孩子。在家里得到赞赏的

6、孩子,比那些得不到赞赏的4孩子,自我感觉会更好,更乐于接受生活的挑战,也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那要怎么做呢?是不是只要在孩子阅读完一本书后,就说一句:你太棒了。还是说:你真行。或者你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宝贝。其实不然,如果只是这样简单笼统的一句话,对于孩子所有的行为都这样说,是无法让孩子得知自己好在哪里,棒在哪里的。举个例子,我曾经这样的赞赏过孩子:“Kevin(我儿子的小名),虽然这本书对于你来说有些难,可是妈妈发现,你没有放弃,而且不认识字要么先猜一猜,要么来问妈妈,在妈妈看来,这件事情做得

7、特别好,这是你不断在超越自己的表现。”“妈妈,相信再过不久,我会读得更流利,而且还会给妈妈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描述了我所看到的,而且我也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此同时,我也愿意和孩子有共鸣,让他觉得我理解了他,懂得他的感受,同时我又赞赏了他。这不仅是在培养孩子独立阅读中,同样也适用于对于孩子的教养中。  不以识字量为唯一标准,学会接纳孩子  在孩子走向独立阅读的过程中,识字量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如果孩子不识得太多字,他可能没有办法独立阅读,但这不是我们在培养孩子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过程中最看重的一点

8、,如果我们只看重了识字量,只关心孩子识了多少字,而忽略了对于文章的理解力、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往往就会事倍功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接纳孩子,接纳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的差异性的存在,不要用唯一的衡量标准来要求孩子。就如儿子在读完《安的种子》这本绘本时,问我:“妈妈,你知道安的种子为什么会开出美丽的荷花吗?”4我答,不知道啊,其实我想看看孩子想要和我说什么,当然,我也想看看孩子是否能够理解绘本的意思,也就是不仅是要他读了,而且是要读懂了。儿子答:“因为安对种子最好了。种子其实不需要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