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引导”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引导”

ID:3149055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引导”_第1页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引导”_第2页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引导”_第3页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引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引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引导”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小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要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操作;借助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96-01  为了提高小学生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纳入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较高,但是很多小学生在接触信息技术课程之前,并没有操作电脑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好动性

2、,在教授基础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教授计算机的操作技巧,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一、把握时机,引导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才能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开展实际操作,避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厌烦、疲劳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做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的统一,教学过程中应当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学习乐趣,在轻松和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名词,如“下载”4,可以结合日常生活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询问学生:“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我们获得互联网的资源呢?”计算机的普及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接触到类似的问题,他们会结合生活中用到的方法及时搜集相关的信息,而整合、处理信息之后就会发现“下载”这个新名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授学生下载操作技巧,让学生理解、接受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得住不如做得好。通过上述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自发学习的操作技巧比老师硬性传授的技巧掌握更加牢靠。因此教师需要以此为契机,立足于学生的自我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习。教

4、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五官感受,营造欢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彼此交流互动,达到口才、思维、探究的三重锻炼。在此过程中使操作和思维同时进行,共同进步。  二、借助活动,引导探究  教师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灌输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最终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但是立足当下的教学可以发现,现在众多的教师依然在进行手把手的知识讲解,进行单纯的知识灌输,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学生无法培

5、养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技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4  1.基础知识注重探究。老师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分析技巧、把握核心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索、探究。比如我在进行Word格式讲解时,在课堂上向同学展示过页面布局中的边框和底纹,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自主探究它们更多的用法,形成独立研究、学习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不断练习标签的应用方法,在获得自我成就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团队协作中进行合作、探究。新课

6、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以信息技术课为媒介,在课堂上展开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这也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需要改善的部分。我在进行“word”教学讲解时,通过Word软件进行请帖、贺卡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根据人数分组进行小组演练,设计班级活动邀请函。学生发挥合作、探究的能力,设计出的邀请函形式各异、内容丰富。  三、巧设问题,引导思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设计问题,通

7、过解惑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小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较少,信息技术课中涉及到的专业用语理解难度较大,所以老师应当结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水平的问题,在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讲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下载”这个专业名词,在结合实际应用之前,依靠单纯的书面讲解很难让小学生理解。但是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以下问题,如:“我们如何在计算机上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或者是“今天我在网上读到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我应该如何把文章内容和大家共享呢?”4等等。学生会进行思考,通过建设新的文档将网

8、上的内容复制粘贴后,把文档保存到移动硬盘中和大家分享。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下载”这个名词,通过实际操作讲解名词含义。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设计出符合当下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小学生理解能力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讲解中掌握基础知识,在课堂练习中培养探究能力,在解决问题中锻炼思维意识。  参考文献:  刘新平.在信息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