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ID:31490668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_第1页
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_第2页
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_第3页
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_第4页
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摘要】着眼于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水平,在省教育厅、财政厅的支持下,扬州市高度重视课程基地建设,并在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三类不同学校有层次、有重点地全面推开。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探索成绩。  【关键词】课程基地建设;综合能力;全面素养;游戏精神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43-02  【作者简介】赵云,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江苏扬州,225009)处长。  自2011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启动省级高中课

2、程基地建设工作以来,扬州市高度重视省级课程基地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各类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并将省课程基地创建成效作为衡量区域和学校办学质态的重要指标,全面开展市级课程基地建设,借力课程基地建设,助力课程实施水平,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一、围绕综合能力,开展高中课程基地建设5  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高等教育的准备阶段,学生应该在高中阶段培养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必备的能力。我市各普通高中学校依托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各具特色,因而在申报的省课程基地也各具特色,其中学科类基地共有14

3、个,地方文化类基地2个,实践类基地1个。通过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推进学校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二、聚焦全面素养,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基地建设  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省级课程基地在建项目一共有24个,其中薄弱初中课程基地15个,小学特色文化课程基地9个。薄弱课程基地中有14个是属于学科素养类,1个属于学校德育类;小学特色文化课程基地包含国学、扬剧、书法、诗词等文化素养类。  一是“五大工程”助力课程基地建设。早在2010年,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启动了包括“

4、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在内的素质教育“五大工程”,着力培植有创新、有特色、有品位的义务教育先进典型。2011年,成立了“扬州市中小学自主发展与特色文化建设研究指导中心”,推进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2013年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关于推进中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出台后,我市及时组织全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认真研读文件精神,明晰中小学特色文化建设主旨、“三大任务”和“四项内容”,按照省规定建设方式和申报程序,加强建设项目的指导管理,定期开展校长论坛、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活动,推进中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二是好习惯养成助推课程

5、基地建设。2014年2月,市教育局和市文明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的指导意见》(扬教发〔2014〕13号),成立了“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指导中心”5,明确了26所养成教育实践推广学校,聚集爱国守纪、崇尚礼仪、坚守诚信、勤劳节俭、喜爱阅读、珍爱生命等18个基础好习惯,遵循中小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推广好习惯养成的基础上,部分学校,如宝应县白田小学等4所学校就以阅读学习习惯养成、江都大桥小学以书

6、写习惯养成率先申报省课程基地。其中北柳巷小学的《正谊书院少年国学堂》课程基地项目在省教育厅课程基地专题视导检查中荣获优秀,并在2015年初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进行专题经验汇报。  三是全面开展素质能力展示引导课程基地建设。建设中小学课程基地的最终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市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积极探索新时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践,尝试交出素质教育的扬州解读。2015年全市组织了首次小学生素质能力展示月活动,引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7、,引导课程基地建设方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市各地220多所小学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充分彰显师生个性特长和学校办学特色,取得了预期成效。2015年10月27日,扬州市首届小学生素质能力市级展示举行,活动分生活技能、经典阅读、英语素养、数理智能、科技创新、综合实践六大项目。  四是开展薄弱学校共同体建设引导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市共有8所优质初中结对帮扶12所相对薄弱学校开展课程基地建设活动,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和汤汪中学联合办学,扬州市汤汪中学“走向成功的语文课程建设”5取得初步成效。扬州市文津中学和湾头中学联合办

8、学,帮扶学校湾头中学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办学规模有明显提升。此外,各地各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结对帮扶为载体,以捆绑考核为驱动,助推薄弱学校的快速发展。扬中树人在开发区设立分校,梅岭小学、育才小学在行政区域内设立分校,实现了名校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