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善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ID:3149186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善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_第1页
善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_第2页
善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_第3页
善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_第4页
资源描述:

《善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善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以新的眼光对错误进行定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辨析,把错误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让数学课堂因错误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数学课堂明错融错品错读错精彩错误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21-01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完美”的课堂,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错误这一生成性教学资源,从而失去了另一种教学的精彩。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上出精彩的一课呢?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2、,谈谈如何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  一、拥有明错的思想,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包容学生,引导学生主动交流,弄清楚出现错误的原因,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  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一课,学生计算时很容易出现对位错误。于是,教师提出问题:“2个苹果、3头牛、4个人、5个苹果,哪些数量可以相加减?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或相减?”生1:“表示苹果的两个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因为同一类数才可以相加减。”师继续提问:“4那么,在小数加减法中,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算出结果呢?”生2:“相同数位可以直接加减。”师追问:“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相同

3、数位对齐?”生3:“小数点对齐就行了。”……这里,教师以生活经验为依托,引导学生沟通整数与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白算理和算法。这样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融错的能力,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错误的价值,引导学生展示思维过程,验证错误的结论。通过修正错误,使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质疑、思辨的能力。  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学生探究学习时容易出现错误。于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提问:“我们学习过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

4、1:“一个数的个位是3、6、9的数,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师:“那么,我们来验证一下23、56、209……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生2:“不是。”师:“看来,找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看数的个位。那么,应该怎么看呢?”生3:“可以看一下各数位上的数的和与3有什么关系。如果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6、9,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果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不是3、6、9,那么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师:“这位同学的猜想正确吗?”生4:“我赞成。如51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5+1=6,因而51是3的倍数。”生5:“我不同意。因为165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12,不是3、6、9,但165却是3的倍数。”…

5、…4最后,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里,教师通过列举反例,让学生产生质疑,使学生在质疑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  三、夯实品错的基础,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布鲁纳认为:“错误不能只用积极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得以改正,它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错误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正,提高学生自己纠错的能力。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学生很容易出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邻边相乘”的错误。于是,教师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两条相邻边分别是5厘米和6厘米,它的面

6、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生1:“5×6=30(平方厘米),我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想出来的。”师:“这个想法对不对呢?请大家继续思考。”在学生回答后,师追问:“请同学们看老师拉动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发现了什么?”生2:“我看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越来越小。”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用相邻的边相乘来计算。”……学生暴露出错误的思维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在错误的反思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读错的水平,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应给学生辨析的机会,不断挖掘错误背后的价值,使数学教学更精彩。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一课时,师出

7、示一个圆锥后,提问:“4这是一个圆锥,高6厘米,底面半径为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生1:“3.14×22×6=75.36(立方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应读懂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条件和问题以及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以新的眼光对错误进行定位,引导学生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