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ID:31491895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_第1页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_第2页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_第3页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_第4页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内容摘要:唐太宗虚怀若谷、扬长避短、以情感人、任人唯贤和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文臣良将,是贞观之治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  关键词:唐太宗贞观之治人才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649年),是我国唐代杰出政治家。他在位23年,秉承“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的治国理念,把选人用人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开创了万世景仰的“贞观之治”,也造就了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一大批千古名臣。他知人善用的高超用人艺术,为后世留下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分析梳理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正如他自己所说:“自古帝王多

2、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则敬,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一、虚怀若谷,广揽贤俊  7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唐太宗在带兵征战的时代,就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能够屈节下士,即位以后,更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到治国不能凭一己之力,必须虚怀若谷,广集贤才。鉴于隋文帝“事皆自决,不任群臣。

3、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郡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的惨痛教训,唐太宗悟出,个人即使再有雄才伟略,也不可能是全知万能的圣人,必须“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  他曾经对太子少师萧?r说:“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为此,他求贤若渴,曾多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不断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

4、条件,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他除了亲自选择名相、良将外,还要求身居要职的宰相也把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人才。他曾经对房玄龄、杜如晦说:“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通过以上举措,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文武兼备,如房玄龄之多谋,杜如晦之善断,李靖之将略,使贞观年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文治武功取得了显著成就。  二、扬长避短,兼而用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用求全责备的眼光看人,则几无可用之人。唐太宗能正确对待人才德行能力的差异,坚持“用人如器,舍短取长”,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充分展示其智慧和才华。  贞观元年,唐太宗令封

5、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他在驳斥封德彝时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他主张7“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暇掩其功”。他善于知人,长孙无忌善于避嫌,处理政务敏捷,但领兵打仗非其所长;高士廉博古通今,处理事务清明通达,遇到危难不变气节,但缺乏正直进谏;岑文本性情敦厚,文章辞藻华丽,但有些脱离实际;杨师道严于律己,本职纯洁,处事公平,但性格怯懦。贞观初年,共掌朝政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深得唐太宗信任,他俩长于智谋,史称“房谋杜断”,但不善于理狱和处理杂务琐

6、事,唐太宗充分发挥他们的相才,于贞观三年擢升为尚书省左右仆射,成为辅佐皇帝的左臂右膀。戴胄虽然“有干局,不通经史,无学术”,但他性情耿直、善于秉公办事,唐太宗不让他担任学馆儒林之职,却任命他为大理少卿,他处事干练,敢于犯颜执法,能拯太宗量刑过失,使太宗发出了“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的赞语。至于李靖和李?蘖皆蔽浣?,长期让他们手握重兵驻守边关,为巩固唐朝政权立下了特殊功勋。  三、爱才惜才,以情感人  唐太宗不仅善于使用人才,也很爱护人才。他注重以情感人,既关心臣下的疾苦,也从思想上劝戒和感化大臣。对于贤能之士,唐太宗常常给予亲切的关怀和周到的照顾,使贤

7、臣们处处感到皇恩浩荡,激励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尽职尽责。  太子少师李刚有足疾,太宗赐他步舆,并多次引李刚到内室询问政事。李?尥换贾夭。?有偏方说须灰有疗效,太宗“乃自剪胡须为其和药”7,李?薷信蹇扌弧B碇芑继悄虿。?一年多也没有治好,一次皇帝驾临翠微宫,命令选一块好地方给马周建一座住宅,多次派名医去探望马周,还派人赏赐膳食,亲自为马周调药。户部尚书戴胄死后,由于无庙可祭,太宗令有司为之造庙,尚书右仆射温彦博死后,太宗令有司给他选正堂。后人称赞说:“戴胄居宅卑湿,太宗为之造庙;温彦博死殡旁室,太宗为之造正寝,二臣之俭,德行天下,太宗文褒赏加于上,天下之士岂有不闻风

8、行起者哉。”  为了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