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拙实巧 开门见山

似拙实巧 开门见山

ID:3149194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似拙实巧 开门见山_第1页
似拙实巧 开门见山_第2页
似拙实巧 开门见山_第3页
似拙实巧 开门见山_第4页
似拙实巧 开门见山_第5页
资源描述:

《似拙实巧 开门见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似拙实巧开门见山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目,立足现实,着力考查区域自然、经济发展规律及存在问题,有教师评价是“鲜”、“活”、“新”,其实就是“不落俗套”。这样的题目,哪里会有答题模板?可以这么说,作答这样的题目,用直接的眼光去看,用生活中的逻辑去思考的“常识思路”才有优势。  一、“常识思路”似拙实巧,事半功倍  (2014年全国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

2、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1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5夏季气温日较差大,

3、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或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很多学生处理这一题目时,采用做题流程的“三步答题”方法。第一步审题,找“问的内容”;第二步梳理课本,找“答题模板”;第三步“模板”,结合所找出的“有用信息”,给出“答案”。这种方法,教师教学中经常使用,学生练习充分,操作熟练。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不妨称之为“教学思路”。  对很多题目这样做可行。但这种方法,有两大问题:一

4、是效率低。如此分析,其实是走了弯路,想了太多不该想的内容,没有直奔中心,费时费力还抓不住要点。即使答出一些与“答案”相似之处,但不可能准确,不得要领得不了高分;而且浪费时间,在有限考试时间内,也影响得分。二是束缚思维,甚至把学生思维带入死胡同,步入歧途,引入误区,得到的是错误答案。  以此题为例,简析“常识思路”与“教学思路”的不同。  第(1)问。“教学思路”:第一步找“问的内容”,是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第二步找“答题模板”,原因类问题的解决思路,要找“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第三步梳理思路,依据材料信息得出“答案”。自然原因应从气候

5、、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作答,而人为原因应从人类的开发利用方面作答。这样作答虽可得出正确答案,但答题内容较为复杂,答案也相当“??嗦”。  “常识思路”: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思考。先找到要解决问题的5“关键词”,再进行“正常”的逻辑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关键词就是“质量优良”,按正常逻辑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优良”?怎么才会“优良”?  什么是“优良”?肯定是污染少,生态破坏小。污染少,肯定是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排放的污染物才少。生态破坏大小取决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6、。建三江地区开发历史较短,地广人稀,生态破坏就小。这样的思路事半功倍,有利于快速作答。  第(2)问。“教学思路”:先看问的问题,是“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可从气候方面找原因的类型,想思路,应从气温、降水、温差、气象灾害等诸多方面寻找,应全面具体。  “常识思路”:问的是病虫害少,就是没有虫子,怎么才能没有虫子,气温低,冻死!因为纬度高,冬天冷,害虫不易越冬;夏天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也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答案直接切中要害、直奔主题。  第(3)、(4)问。“教学思路”:估计许多学生会“蒙”,因为这样的问题就没有现成的“思路”。固守这

7、种“思路”的学生,估计十有八九会“答非所问”,得分很低。  “常识思路”:讲究抓住关键词,一点一点剖析。第(3)问关键词是“化肥施用量少”。材料中信息充分,“土壤肥沃”、“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这两点信息即是答案。第(4)问关键词是“中国绿色米都”。“绿色”与“中国米都”这两点就是作答要点。5  进行逻辑分析。“绿色”就是环保,就是米无“污染”。“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病虫害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肯定是米未污染原因。而“中国米都”,顾名思义,即这里米的“地位”。只有产量大,调出量大,才可能被称

8、为“都”。这样,生产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肯定能想到。  二、“常识思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2014年上海卷)读某地区等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