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

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

ID:3149323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_第1页
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_第2页
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_第3页
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  [摘要]小学生的语文修养以及综合素养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写作水平展示的,而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综观当今学生写作言之无物的现象,如何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成为语文课堂的当务之急。由此我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入手,指导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途径去积累素材,以科学方法的指导点拨,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素材写作能力提高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0-00

2、5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六岁开始就接受系统的教育,但由于年纪较小,生活阅历有限,学生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完整地表达出来,因此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常常会出现想和写不同步的情况。如果这时语文老师不采用积极、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学生就很容易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解决学生在作文时思路狭窄、无话可说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现阶段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作文缺乏真情实感4  真实的文章才最动人,哪怕辞藻简单,只要将生活的感悟真实地写出来就能称之为一篇优秀的作文。但是当前的现状却是大部

3、分学生写作时生搬硬套,胡编乱造,不来源于实际甚至抄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大多假大空,没有任何的真情实感,导致学生不爱写、教师不爱看的后果。  2.作文写作思路狭窄  由于学生年纪较小,生活阅历有限,再加之阅读量偏少甚至因为学习兴趣不高,使得学生的作文写作思路过于狭窄,常常语文课堂上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学生却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  3.作文趋向形式化  在写作教学指导中,存在部分教师过于心急,一味追求教学进度的情况,这些教师期待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便要求学生生搬硬套,将积累的优美词句生硬带入作文,形成一种单一的套路化作文模式。

4、这样的作文指导虽然见效很快,但是扼杀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只会追求作文的形式化,缺乏自身对生活的思考。  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1.培养写作兴趣  作文是美好生活的再现,生活中处处包含着美好的事情。学生写不出作文常常是觉得生活平淡无奇,激不起写作的兴趣,可是教师如果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学生就会对生活产生热情变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此时教师再适时介入,点拨学生思维,固化学生想法,作文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尊重学生选材的主动性  “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4这句俗语同样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写作教

5、学。教师给出了作文题目,就不要去限制学生的写作内容,也不要去要求学生一定要写一件事或几件事。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让学生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作文负责。只要学生写出来,就不要去做太多的限制,因为学生一旦开始写,就会有他们想要表达的主题。只要学生把作文写得清楚明白,具有行文顺序,具有真正的情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  3.扩大阅读面,搜集写作素材  小学阶段,课外阅读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内的学习应该与课外的阅读相辅相成。因此,教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扩大现有的阅读面,完善写作素材,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开展阅读讲座。读

6、书要得法,好书要交流。教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阅读讲座,指导学生和家长选择书籍,告知读书方向,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推荐好词佳句给学生,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到课外书里摘抄积累。通过阅读摘抄,学生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作者的影响,不自觉地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行文风格。  (3)举办班级的读书笔记汇报会。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当众表达能力,又可以督促学生定时完成自己的读书笔记,将阅读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4)要有一定程度的积累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7、也会吟”,学生在背书的时候也许还不一定能理解全部的意思,但印象早已深深地存在脑海里,等到积累成熟时,这些背诵的内容就会自动生成文字,帮助学生行文。4  总而言之,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只要采用了正确的办法,并持之以恒加以训练,相信学生的写作一定会有大的突破。  (特约编辑潘霖)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