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轰动效应 演绎高效课堂

摒弃轰动效应 演绎高效课堂

ID:3149486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摒弃轰动效应 演绎高效课堂_第1页
摒弃轰动效应 演绎高效课堂_第2页
摒弃轰动效应 演绎高效课堂_第3页
摒弃轰动效应 演绎高效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摒弃轰动效应 演绎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摒弃轰动效应 演绎高效课堂  摘要:数学教学情境,是数学再发现的源泉,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渴望探求奥秘是每个学生的愿望,好胜是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只要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好奇心,善于捕捉,就会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细心总结,不断积累,逐渐优化,不断的争创高效课堂,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设条件。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积累;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164-01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一堂数

2、学课而言,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无误,固然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但在课堂中,如何将知识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形成知识的重塑,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的一个良好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能够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对于新时代的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往往拘泥于教材

3、,让课堂频频产生“轰动效应”――4即过分追求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或者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教学情境并不是越热闹越好,更不是笑声越多越好。“活而不乱”才是高效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究竟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才能达到高效课堂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通过一定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要求。如在“负数的引入”一节,我们不妨设计如下情境:我们班举行数学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得1

4、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的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都是0分。四个队答题情况如下表:  每个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你是怎么表示的?与同伴交流。  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都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急切的想给每个队打分,但是突然发现有的队答错的题比答对的题还要多,他们得多少分?应如何表示?学生们陷入了认知冲突,这时负数的引入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数学历史情境  在数学发展史上,有着许许多多值得赞扬、脍炙人口的故事和数学家轶事,在设计数学情境时,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史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利用这些丰富的

5、人文资源创设情境,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如高斯、笛卡儿以及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数学情境。例如,在讲“勾股定理”4这一节时,我曾向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由于好奇心,伽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其中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你们在干什么

6、?”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道:“是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伽菲尔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又说:“先生,这是为什么呢?”伽菲尔德无法解释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后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证明方法。听了这些,同学们都会想:连总统都会关注这个定理,可见是多么的伟大啊!这时候便急切地想知道

7、,勾股定理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我能不能也当一回数学家?这样,学生在整堂课中都有着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思维处在积极的思考中,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创设活动情境  活动情境就是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可以设计一些适当的游戏或者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思考,动手、观察等活动,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让他们体验到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果子的成功的感觉,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体验。在七年级学习完“有理数的运算”一节,如何对学生进行运算能力的训练?如果做大量枯燥的计算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这时可以

8、让学生进行“24点”4的游戏:给出4个有理数,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给出的有理数算成24.每个数必须用一次,并且只能用一次,先算出结果者获胜。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了有理数的运算,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了竞争的快感。  总之,数学教学情境,是数学再发现的源泉,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渴望探求奥秘是每个学生的愿望,好胜是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只要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好奇心,善于捕捉,就会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细心总结,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