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高职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ID:31495614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高职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1页
高职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2页
高职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3页
高职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4页
高职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影响高职教师成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因素有发展意识、人格特征、知识更新、创造能力等,客观因素有职称评定、学校政策、培训机会、同事氛围等。要促进高职教师的成长,教师个人要强化发展意识,坚决爱岗敬业,坚持业余学习;学校要强化职称评定的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方法的培训,加强教研组活动,健全互动促进机制,增加教师的顶岗学习机会。  [关键词]高职教师成长影响因素对策  [作者简介]高小艳(1973-),女,江西抚州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许晓东(1970-),男,江西会昌人,江西应用

2、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西赣州3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就业导向下高职生职业软技能培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YB38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77-02  教师成长是作为社会职业人的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准教师”8开始,不断进步、提高,逐步完善、成熟的过程,它包括教师专业素质和师德素养两方面的发展。相对而言,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研活动、教学压力少于或低于中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又少于

3、普通高校,因而其成长更缺乏一些外在的促进因素。因此,为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任务,促进教师迅速成长就成了高职院校不容忽视的一大课题。  一、高职教师成长阶段的划分及其发展瓶颈  高职教师的成长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即适应阶段、熟练阶段、滞退或持续发展阶段、专家阶段。其中,“滞退或持续发展阶段”属于发展的过渡阶段,也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阶段。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知识和教学经验局限的教师,才能保持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目前,许多高职教师成长的状况不容乐观。如上图所示,处于适应阶段的青年教师,面临入职后的角色转变问题,同时又承受着教学

4、与班级管理工作的双重压力,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与指导。许多教师步入熟练阶段后,由于其教学工作流程一成不变,缺乏挑战性而渐渐失去教学激情,观念改变缓慢,教学方法有待革新。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发展目标,出现职业倦怠,进入“滞退阶段”,也称为“职业高原阶段”,具体表现为在达到职业生涯的高峰后,技能或成绩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甚至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总体而言,大部分高职教师的成长还基本处于被动无意识、茫然无目的、盲目无指导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高职教师的成长速度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高职教师只有超越各个阶段的发展瓶颈,才能在各阶段稳步成长,最终进入专家阶段,成为专家型教师

5、。  二、影响高职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8  影响高职教师成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因素有发展意识、人格特征、知识更新、创造能力等,客观因素有职称评定、学校政策、培训机会、同事氛围等。  (一)主观因素  1.发展意识。每个教师的内在认知、发展意识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推动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将恒常的学习和反思渗透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是否在人生的目标中进行自我规划与设计,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师是否能通过自我实践不断开发自身的创造力,不断超越自己的现有状态。  2.人格特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使教育工作

6、者的人格特征具有特定的作用与意义。只有人格高尚、充满爱心、富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才能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做肯钻研、有学识的优秀教师。此外,教师的专业信念和意志品质是影响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  3.知识更新。教师起跑的“爆发力”源于自身的知识底蕴。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促其成长的“能源库”。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才能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缩短适应期,跨越滞退期,持续发展并迅速走向成熟。然而,由于工作压力、家庭责任等原因,许多教师在进入熟练阶段后就很少补充、更新专业知识,教学观念与专业知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这种严重滞后的知识更新状况,制约了教师成

7、长的速度。8  4.创造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表现在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好的教学设计离不开创意,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主要取决于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缺乏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就难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更不要说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了。  (二)客观因素  1.职称评定。职称评定中规定的教学业绩、教学论文、课题研究等要求,可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尽管目前职称评定发挥作用的方式是被动的,但其对促进教师成长仍然发挥着不言而喻的作用。  2.学校政策。教师的成长需要学校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提供支持氛围。学校对教师的

8、激励与监督机制对教师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