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研究

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研究

ID:31497845

大小:11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2

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研究_第1页
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研究_第2页
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研究_第3页
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研究_第4页
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研究  摘要:慕课作为新型教育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在享受慕课教育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慕课教学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认为慕课教学中存在着课程内容单薄、语言存在障碍、互动较为被动以及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慕课教学的五维虚拟学习环境,即课堂中心、虚拟课堂工具、社交互动、学习评估及个性化服务,以便提升用户使用慕课的感官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慕课教学;虚拟学习环境;社交互动;个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

2、-0074-04  自2012年以来,慕课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推崇,成为继在线教育后又一次教育改革示范。慕课有其自身优势,如储量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师资力量雄厚的教育资本、学术专业性的保证等。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慕课教学存在用户完成率低、用户信息认证困难、老师与学员互动较少等问题。有关慕课的教育模式,以及慕课教学的学习环境等问题,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慕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慕课教学对推动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创新值得期待。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近来年,国外慕课研究学者将提升慕课质量的关注点集中在

3、教学法及10“师―生”相对关系层面,以此重新定义慕课并提出相应意见。2014年慕课研究学者Swan[1]建议通过工具将慕课教学法特征表象化,将慕课授课教师的作用分为1~5这5个层次,其中“1”代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5”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方式。针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Swan提出以下四个标准:固定的授课模式;规定的截止日期;全方位的自动评分系统;单向的信息传递。相反,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提出以下五个标准:获取知识的多样化;可自行调节上课进度;富有创造性的评估方式;活跃的交流版块;指导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  针对以

4、“学生为中心”的cMOOCs,Cormier及Siemens[2]强调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详细准确地讲述课程理念和专业概念;组织课程阅读和信息整合;辅助学员通过网络寻找社会意义构建模式;整理汇总讨论及内容里的公式定理;内容筛选及梳理;肯定学员的批判性思维;在互动中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在整个慕课授课过程中从始至终。  2.国内研究现状10  国内专家学者也从多角度对提升慕课质量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邱伟华[3]依据慕课用户的需求,将高等慕课教育分为大学慕课教育及职业慕课教育,并针对不同教育模式的特征,提出相应认证机制制定意见。胡新星[

5、4]通过梳理我国慕课教育发展历程,发现我国慕课教育在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仍然受资金、政策、质量、设施及学分等因素的局限,并从这几角度入手,分别提出相应改进措施。邱均平,欧玉芳[5]通过构建由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五个一级指标和十四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帮助公众对具体慕课课程作出客观评价,提高慕课授课质量。林萍,陈永明[6]则结合国内外慕课精品课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慕课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提出将慕课教学方式融于应用型本科大学传统教学模式中,也提高应用型大学的综合竞争力。俞师[7]则分析在慕课背景下,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

6、与机遇,强调慕课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将慕课教育方式与高校授课方式互相借鉴的教学理念。  二、慕课教学情况调研  1.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本研究从提升慕课教学质量,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角度出发,设计慕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分为6部分,全部由客观题组成,以方便用户作答。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平台、豆瓣兴趣小组、人人论坛、百度慕课贴吧等社交网站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截止到2016年3月20日,共收到319份,人工剔除无效问卷86份,剩余233份问卷视为有效问卷,纳入数据分析的范围内,有效样本率为73.04%.问卷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2.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7、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慕课普及程度: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仅有2/3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慕课,而1/3的受访用户则表示从没使用过慕课,这表明目前我国慕课还远达不到普及的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些许差距。  (2)用户受教育程度: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慕课学习人群与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使用过慕课的受访者约1/2为在校大学生及以上学历;高中生其次,受访者中没有小学生及以下用户。10  (3)专业划分方面: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占据约1/2的比例,文史类占约1/4,这也从一方面说明,理工科学生或有理工科背景的用

8、户更倾向于通过慕课授课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  (4)慕课完成率方面:仅有12.02%的用户坚持完成慕课课程,仅占使用过慕课的受访者人数的1/10左右。这也与其他国家针对慕课完成率所作调查后的比例相似。也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