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

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

ID:31498005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_第1页
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_第2页
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_第3页
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_第4页
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  摘要: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教学现状目前不尽如人意,慕课的到来丰富了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资源,推动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共建共享,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的关键是课程要改变授课模式,学生要改变学习形式,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混合模式教学,提高高校学生的能力,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慕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2、120X(2016)14-0073-02  一、通识教育是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的根本方法  通识教育其实被理解为两个根本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学生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再接触一些其他专业知识的教育,实现对知识面的扩展。另一个指撇开专业知识,给学生以“成人”的教育,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理性交流、人的价值上成长为“人”,这样的人被称为“自由之人”。我们现在需要明确的是,通识教育应该是指后一种教育,也就是作为“自由教育”的“人文教育”。5  通识教育最根本的教育目标是大学生各学科之间彼此交融,文理渗透,使学理工的学生脑海里装一些人文社

3、会科学知识;学文的生活中会运用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使大学生能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既能为社会进步作贡献,也能够充分享受人生。  二、我国高校通识课程的状况  如果需要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那么必然涉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  例如,复旦大学通识课程教育的目标是站在中国现代化大学教育的开端,在传统人文教育的基础上提倡科学教育,将两者创造性地纳入中国传统“文”与“质”的两种相辅相成的育人目标中,指出人文与科学并重的育人目标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一边提倡学习科学新知,一边反对盲目推崇科学,尤其反对科学万能论

4、,道德是人文教育的核心,通过设置以古典语言为取向的人文课程,强调国学与西方文化学习并重,以涵养人的德性。  一些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认为实施通识教育就是要多开设一些这类课程,于是,造成高校的课程越开越多。在课程科目的设计上,教师与学生的认识差异比较大,一些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教师却认为不重要,反之亦然。很多大学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期望较少。因此,学生难免对有些课程不感兴趣,也难免有价值不高的课程混在其中。而在课程评价上,有的大学往往只从选修该课人数的多少及学生最后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评价课程效果的好

5、坏。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阻碍课程的改进和提高。  三、慕课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5Course的首字母缩写MOOC)的音译名称。“M”是massive(大规模)的缩写;第二个字母“O”是open(开放)的缩写,以兴趣为导向;第三个字母“O”是online(在线)的缩写,在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是course(课程)的缩写。  2012年5月,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宣布投资EDX,并承诺这将是非营利且开放资源的平台,让其他学校可以降低提供

6、课程的阻碍,而且他们相信在全世界持续使用和检验后会产生最好的平台。在2013年6月这个由斯坦佛大学、加州柏克莱大学、昆士兰大学共同贡献原始码的平台开放给了大众,最基本的平台包含自行控制的学习、线上讨论小组、维基协作、学习评价、线上实验室。慕课是“在线课程”层面上的网络教学形式之一,属于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在线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以往的网络教学有重要借鉴意义。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高校也开始进行慕课建设,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清华大学慕课平台,一站式MOOC、支持制课、学习、考试、评分;西安交通大学慕课平台,慕课时代,传统课

7、堂VS翻转课堂;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同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中文“慕课”平台。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在慕课背景下的改革研究(1)慕课基本上解决了高校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解决了课程评估中的  质量问题、教师的积极性问题、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问题、知识产权的问题、学分认证的问题等。5  (2)慕课通识课程要注重内容的完善及选择。通识必修课严格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设置思政类、军体类、英语类、人文素养类及创

8、新创业类等七个板块。  通识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知识广度与视野,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优化学生知识层次结构。各专业群可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教师教育等五类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基础,选择三个以上类别课程模块为专业群限定通识选课模块,也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