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ID:31499449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_第1页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_第2页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_第3页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_第4页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校内外压力,如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和情感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很多大学生都有受挫折的经历,因此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挫折教育非常重要。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尚未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机制,应探索完善、丰富发展该体系制度,可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开展积极应对挫折的教育活动,这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目的明确的受挫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在校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大

2、学生挫折教育能力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11-0082-0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校内外压力,如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和情感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应该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挫折教育问题的提出7  挫折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在追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者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1]

3、当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和经历影响了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性格特征的定型,加上社会阅历浅,因此当遇到困难时,一些人往往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表现为遇事退缩、自我压抑、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等。  挫折教育,指教师针对某一现象,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帮助和引导受挫者正确认识问题,分析受挫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有意识地预防挫折可能给学生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让学生调整好心态,以豁达开朗的态度迎接挫折,为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代大学生受挫的类型  (一)生活适应方面。在高校中,大多新生比较容易出现生活适应

4、方面的挫折。“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适应能力较弱。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从小受到家长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当他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什么事都要自己动手处理,独立生活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考验。而对来自农村的孩子而言,来到大城市和新校园之后,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在经济、语言和习惯方面都存在着一个全新的适应过程。由于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一些新生慢慢地就会变得孤僻,从而脱离群体。  (二)学习方面。学习方面的挫折是指学习上的失败或者偶尔的失败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2]这种挫折包括两种主要的情况:其一,成绩好的学生遭遇滑铁卢的挫折。学习好的学生不仅在同学

5、中有威信,也得到老师的偏爱,在学生不成熟的自我意识中便形成自己“只能好不能坏”7的观念,忍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其二,学习差的学生的挫败感。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但成绩总是不理想,长期的不成功会让他们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学业甚至未来。  (三)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希望在校园里认识更多的人,结交更多的朋友,同时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因此比较注重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处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一旦受挫,就会出现逃避、自我封闭、沉迷自我世界中等不健康行为。  (四)情感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学生会把情感看得很重

6、,因此也很容易受到伤害。情感上的挫折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和朋友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很容易与身边的同学、朋友、舍友等发生冲突,原因主要是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和自我需要未得到满足;二是来自异性的情感挫折,很多大学生在和异性同学、朋友的交往中不能把握好尺度,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得不到妥善处理而产生多种负面情绪,学生一旦遭遇这样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就会苦恼不已,进而影响到学业。  三、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  (一)挫折教育的体系不够健全。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及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看得极为重要,其他方面的教育被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化的深入,

7、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日益暴露。大学生挫折教育也经历了从被忽视到一步步被重视的变化。[3]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家人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呵护,在家庭教育中,从不让孩子受任何的委屈,更不用提挫折教育了。7  (二)挫折教育的内容单一,方法缺乏科学性。目前,挫折教育在高校中尚未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教学手段以说教为主,没有说服力,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标。多数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吃点苦,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懂得坚持,培养他们的耐挫力和受挫的恢复能力就可以了,这种对挫折教育方法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  (三)缺乏专门的课程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大多数高校长期

8、的挫折心理教育主要依靠教师的理论宣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