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新探.pdf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新探.pdf

ID:55273331

大小:289.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2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新探.pdf_第1页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新探.pdf_第2页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新探.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新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存与职业第18期(总第802期)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新探范正平唐晓英[摘要]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挫折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问题,在挫折教育途径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石;专业课渗透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中坚力量;注重心理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创新形式;不同层次的挫折教育讲座是当代大学生挫折预防的有效途径;耐挫折训练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不可缺的内容。[关键词]挫折教育抗挫折素质途径[,fie者简介]范正平(1970一),男,四川荣县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2、,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唐晓英(1964一),女,四川泸县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9)11泸州646005)[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S1卜043,课题负责人:唐晓英)[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8-0068—02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生活的常态。但不是人人都能正方案,导致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的效果也很难让人满意;确面对,人人都具备抗挫折的

3、能力。大学生相对来说,容易遭遇同时,各高校在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手段一般是以理论挫折而且抗挫折能力差。那么,什么是挫折教育呢?简单地说,灌输为主,没有在社会实践以及各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全所谓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正面渗透挫折教育,使得挫折教育不能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得到确对待挫折,并且通过有意识地设置困难或障碍以提高受教育训练和巩固,很难达到挫折教育的预期目标。者的抗挫折素质。所谓抗挫折素质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3.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必须是挫折教承受和排解挫折的总体水平,即个体适应挫折、排解挫折的一种育的主体,

4、但由于中国式教育存在的重智力、能力,轻德育、心理能力。而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时经受得起打击和压健康及人文教育的现状导致了大学生对自身挫折教育的习惯性力,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挫折排解力是指个体遭受挫忽视。他们总是处于被挫折的地位,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折后,对挫折进行直接的调适,积极改善挫折情境,摆脱挫折心人生经历、心理状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挫折教育中来;而教师、态的能力。辅导员、心理咨询人员等教育者在挫折教育中想当然地成为领一、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导主体,往往忽视学生不同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学习能力、个随着高校大学生自杀等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大

5、学生挫折性特征等因素而产生的特殊性,在内容和形式上仅就挫折教育教育再次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各高校不得不强化大学生的的普遍性开展工作,势必影响挫折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是挫折挫折教育。高校在以往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在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只能是挫折教育的主导,只有这样挫折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不太专业的心理咨询以及学管人才会产生实效。员特别是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来实现,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二、影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因素定的成效,但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仍存在以下1.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体制备受诟问题:病,国家也一直倡导推行素质教育,

6、但从现实情况看,家长、社1.大学生挫折教育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由于我国大学生会、甚至教育行政部门仍然还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挫折教育刚刚起步,对挫折教育的规律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也是评定学生、教师、班级工导致挫折教育没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因而对挫折教育作的主要标准,势必导致学校教育仍然沿袭应试教育的传统模的内容与形式、方法与途径、效果评价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尚未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和人格培养,没有把健全的人格和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挫折教育体系。加上对各有关部门在实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师而

7、施挫折教育工作中的职责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在挫折教育的言,由于把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水平和教学效实践中,教学部门、学管部门、心理咨询部门往往处于各自为政果的主要标准,也势必导致他们只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的状态,没有形成挫折教育的合力,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挫折教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在中学阶段以学习、育的效果。考试为唯一任务,在学业和考试的沉重负担下,心理十分脆弱,2.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尽合理。大学生挫折教承受、应对挫折的能力十分欠缺,进人大学以后,在相对自由、宽育的内容里,缺乏充分调查后在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松的环

8、境下,要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