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ID:3149960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1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2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3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思想的核心是崇尚自然,陶诗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自然美,求真、求善、求美。透过这些诗中,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还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  只要提到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唐诗”,而唐诗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田园诗,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而开创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愤然离职回乡归隐,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山水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大自然孕育了他,给了他灵性,使得他的田园诗恬

2、淡自然、质朴无华。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浔阳柴桑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他的远大抱负无法施展,又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二十九岁出仕后,曾有过几次仕隐反复,最后一次是做了八十余日彭泽县令,一天“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来带见之。’潜叹曰:‘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陶渊明挂冠而去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中,开篇一声呼唤:“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接下来以欢欣的笔调描写了田园生活的愉快和美好:“4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

3、窗以寄例,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真是一段绝妙好辞!字里行间欢快地流淌着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田园居》其一)的喜悦之情。归田之后,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纯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在当时玄言诗笼罩的情况下,别开生面地为我国古代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自然。  从其众多作品中,我们可看到陶诗其中特点就是崇尚自然,求真、求善、求美,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他一生主要生活在田园中,

4、虽然写过一些直接关系时政的诗,如《述酒》《咏荆轲》《读山海经》其十等,表现了“金刚怒目式”一面,但更多的是以隐逸田园的诗人的面貌出现。因此,诗中表现对现实的态度不能不别具一些特色。如多歌咏人格的清高,赛场不移,表现不与腐朽现实同流合污的对抗精神;多以田园生活的经天纬地对比现实的污浊,表现对丑恶现实的鄙薄。所以田园隐逸气氛较浓。体现了一种淳朴之美。  第二,陶渊明对人格和生活、社会理想的歌咏,渗透到田园生活之中,通过田园景物体现出来,极富有意境美,如《归园田居》其一,在诗的后半部分是描写美好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气象,十多亩宅地,八九间茅屋,堂前载有桃李,房后种有榆柳,方宅草屋,绿阴环护,

5、一所农家院已活现纸上了,让读者意蕴犹存。  第三,诗人在意境的创造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如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一种自然、率真的意境中,感受4到人生的宁静和修养,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  第四,平淡自然的风格,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陶渊明诗歌的崇尚自然,求真、求善、求美,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一致的。他的诗作不存在沽名钓誉之心,无阿谀奉承之嫌,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无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直率而又自然,在《五柳先生传》中,作者就明确了创作的态度“尝著文章自

6、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在《饮酒》诗前小序中亦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他写诗只是自娱而非娱人,更不是为了后人,可以说他的诗都是赤志之作,不为时政所拘,没有得失考虑,这正是他的诗能真敢真的内在动力。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是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情愿,便自然付之于笔端,就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一切是顺其自然。他的诗纯以自然来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的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日暮天无云”,全都是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平淡如水,却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  

7、陶渊明所描写的也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菊花,这些在别人看来是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如《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4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一经陶渊明之手,便有了盎然的兴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跃然纸上,给人以美的感受。  陶渊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