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特点知规律,掌方法巧选项

识特点知规律,掌方法巧选项

ID:31500568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识特点知规律,掌方法巧选项_第1页
识特点知规律,掌方法巧选项_第2页
识特点知规律,掌方法巧选项_第3页
识特点知规律,掌方法巧选项_第4页
识特点知规律,掌方法巧选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识特点知规律,掌方法巧选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识特点知规律,掌方法巧选项  文言文阅读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从近几年全国的高考试题来看,文言文阅读一般设有四道题:文言实词或虚词、信息的筛选、概括与分析和文言句子的翻译,其中第3道概括与分析的题目一般融合了两个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意的整体把握。“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命题形式基本上是要求考生选出错误的一项,其选项似是而非,令考生难以判断。考试时考生如何下手才不掉分?下面介绍从考题特点入手寻找解题方法。  一、认识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的设题特点  我们首先看一看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在这一点上的设题情况: 

2、 【例1】(2011年高考全国Ⅰ卷)(人物传记)10.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7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

3、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例2】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人物传记)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与高宗、李?拗?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拊?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

4、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例3】(2011年高考北京卷)9、下面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变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和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7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从上面两道题目来看,2011年高考全国Ⅰ卷选用的是《明史?熊鼎传》,浙江卷选自《新唐书?张文??传》都是传记作品;北京卷选用的是《淮南子?汜论训》,是一篇带议论性的文章

5、。这两种风格的文章代表了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选材的两种方向。考察的内容涉及到“归纳和概括、分析与理解”等能力。  二、熟知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设错的规律  概括和分析这类题都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且基本上是选错误的一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设置的特点,对我们做此题很有帮助。那么错误项的设置到底有哪些类型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错误类别。  1.望文生义,背离原意  就是故意误译,命题人在设题时对原文中某些关键性的词语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其含义,致使整体理解背离了原意。  例如2011年福建省卷第4小题B项:“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失职所致”。我们看原

6、文:“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焉。是时,彭泽尹令咸在,亦为赧然愧,?V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文中的“至”应该是“以至于”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到-----上”,原文意为“彭泽县令都在场,也感到很惭愧、很恼怒”,选项说“认为是彭泽令失职所致”显然是望文生义背离愿意的。  2、张冠李戴,混淆对象7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把甲的观点、动作等说成乙的观点、动作,从而迷惑考生。  如2011年全国卷第10小题C项“尽迁之”的“之”所指的对象应该是“伪官悍将”,选项故意将其说成凶恶残暴的官将,显然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又如2004年北京卷第10题D项:“辛公义的行为使牟

7、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原文是“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间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由此可见,不再打官司的主语是“当直佐僚”而不是“牟州罪人”。选项显然是将前后发生的几件事情杂糅在一起,混淆了对象。  3.以偏概全,夸大其辞  例如2006年全国卷1第10题B项:“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未再发生过的事情”表述不当。原文有这样几句话:“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