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

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

ID:31500720

大小:11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2

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1页
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2页
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3页
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4页
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  摘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中职学校的根本条件。文章以中职学校的使命和任务为着眼点,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专业成长顶层目标,期望通过激发和培育动力,选择恰当的途径,实现具有区域化行业产业特征的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1-0050-04  一、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界定  “双师型”教师是相对于普通教育教师而言,根据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素质和

2、能力要求。这一概念最早由上海冶金专科学校王义澄先生于1990年提出,后来陆续在国家政策性文件中出现,从而将其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多年的研究表明,对“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可以从多维视角进行认定,例如,从获取证书视角的“双证”认定,从能力评价的“双能”认定,从职业素养要求的“双素质”认定,从获取职称的“双职称”认定等。在此基础上,“双师型”教师的行业技术技能和素养还应与所在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相匹配并得到本区域内行业企业的认可。  “双师型”9教师专业成长是专业课教师学习成长和再成长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具有阶段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第一阶段是专业课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双师型”教

3、师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两个阶段都需要明确的目标引领和具体的指标界定。“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既是教师职业领域的成长,也是行业企业职业领域的成长,“双师”赋予了双重职业属性。经济发展、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更新以及职业教育领域不断改革深化等因素,决定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目标是动态和发展的。因此,“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应该属于终身学习理念范畴。  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误区  当前,职教界的一些中职学校和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及其专业成长存在认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也影响了学校内涵建设和内涵发展。  (

4、一)“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唯“双证”论  唯“双证”论观点认为,只要专业课教师取得了教师资格证或教师职称证,再去考一个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许多学校以此来统计和宣传“双师型”教师的比率。其实,“双证”只是“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指标之一,并主要体现在表象上。加之当前职业技能资格证考试的局限和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了证书等级与实际的技术技能水平不匹配;只看“双证”显然是“双师型”教师认定的误区,必须纠正。  (二)“双师型”教师认定的“低端”认识论  有观点认为,“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不仅要看“双证”,还要看是否能胜任本职工作,专业课教师在具备“双证”9的提前下,只要能够胜任德育和理论课

5、教学,又会专业技能并带领学生实训,就是“双师型”教师。用这两方面来认定“双师型”教师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是,标准“低端化”了。因为能胜任和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会操作能带学生实训与技术技能是否与行业接轨并达到技师水平,两者的内涵标准是不相同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和要求的“低端化”,严重制约了专业课教师的成长和提高,也进一步影响到学校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  (三)“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满足”论  “自我满足”论观点认为,学校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组织并要求专业课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上公开课、撰写论文、进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这就是“双师型”教师的专业

6、成长。其实,用这些措施来培养“双师型”教师,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是正确的,但仅凭这些措施和过程就认为是专业成长,就带有明显的模糊性,也是一种“自我满足”式的认识。这种误区缺乏较高目标的引领和成长水平的明确鉴定,容易使学校和教师在低水平阶段“自我满足”,从而制约高水平“双师型”教师的涌现,影响专业技术含量的积累和提高,进一步影响专业吸引力和中职学校办学吸引力。  三、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设计  (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总体原则应该与中职学校自身内涵建设要求和价值取向相匹配,与区域内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和素养要求相对接。  1.在表象职业资格

7、上要达到“双证”要求9  具有中职教师资格证和教师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取得专业对应工种高级工或技师资格证。  2.在工作能力上要达到“双能”要求  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既传授学生知识又教给学生方法,达到本区域或校内优秀教师水平;专业技术技能和素养达到区域内行业企业骨干技师或师傅水平,进入企业顶岗能进行熟练的生产操作或经营管理。  3.在职业背景上要达到“双重”要求  连续从事教师职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